10件为民实事都完成了
去年为民支出近23亿元
2016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长清区马山采摘节上,市民在摘桃子。(资料片)
     本报1月7日讯(记者 张帅 通讯员 李娜) 免费为1000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新增残疾人就业100名;完善提升万庄、孝里、青杨等水厂,解决近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产业扶贫,帮扶1万名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整治背街小巷1.5万平方米,维修破损路面1万平方米,建设文昌山公园二期;建设改造标准化校舍1.8万平方米,为10所中小学校铺设塑胶跑道;在全区推广邻里互助养老机制,为困难独居老人提供服务……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2015年初长清区政府承诺的“10件为民实事”目前已全面完成。
  据介绍,2015年长清区民生支出为近年来投入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共支出22.84亿元,占总支出的80.6%。长清区在抓好就业、教育、卫生、养老、保险等民生工作的同时,还认真做好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农村特困群体等弱势群体帮扶工作,探索建立长效帮扶解困机制,积极推进精准扶贫,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据悉,按照群众“点菜”、政府“配菜”相结合的方式,长清区每年确定的民生项目都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产生,通过广泛开展民情恳谈、社情民意调查等活动,建立自下而上的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广纳民言民意。在农村设立意见箱和为民墙,村干部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开通“阳光政务热线”,确定每周一、三、五,区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采用“电话问答、当场答复或承诺、事后反馈”的方式,回答群众咨询,受理群众投诉;建立“三级联审联评”制度和“低保听证”制度,强化低保工作监督机制,扩大低保覆盖率,实现动态应保尽保;在全区623个行政村实施民政助理员制度,聘请民政助理员680人,将访民情细化和深化,向基层延伸;建立完善群众诉求受理处理工作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