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一天诞生376个小老板
文创类企业等第三产业占新增市场主体八成多
2016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1月7日讯(记者 高雯 通讯员 赵天亮) 7日,2015年济宁市市场主体分析报告出炉,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3.75万户,是2014年新登记户数的1.64倍,相当于平均每天都有376个小老板诞生。信息产业带动效应凸显,信息技术、软件服务业、教育文创等服务业市场主体近翻番增长,第三产业占新增市场主体的八成多。
  “被济宁支持小微企业创业的氛围吸引,去年5月我们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济宁尚成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李大民说,在济宁高新区创意大厦他们可以免费使用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两年下来能省去近20万的房租成本,还能借用到高端的设备仪器,解决技术难题。多半年来,李大民感觉到身边做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传媒的创客越来越多。
  根据济宁市工商局发布的2015年济宁市市场主体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全市新增从事信息技术、软件服务业市场主体897户,同比增长95.85%,接近翻番;注册资本29.09亿元,比去年翻了两番。这说明,济宁抓住信息产业膨胀裂变的重大机遇,以“互联网+”相关的新兴行业经营主体不断增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下,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主趋势。2015年,全市第三产业新登记11.45万户,同比增长57.05%,占全市新登记全部市场主体的83.24%,第三产业成为市场主体投资的主要领域。在此之中,文化产业增幅也较为明显,教育市场主体同比增幅达137.2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幅达到97.87%,与全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建设相应。

 相关链接 
企业增幅破10万 增幅居全省第三
  2015年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3.75万户,是2014年新登记户数的1.64倍,新登记注册资本(金)首次接近千亿大关,为932亿元,是2014年新增资金量的1.25倍。全市平均每月新登记市场主体1.15万户,每日新登记市场主体376户,较2014年净增市场主体6.36万户。
  全市实有市场主体46.31万户,注册资本(金)4209.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4%、14.11%;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省第5位,较去年上升1个位次,是继青岛、潍坊、烟台、济南之后第五个市场主体总量超过45万户的地市。其中,企业增幅达到38.95%,总量突破10万户,增幅和总量分居全省第3位、第5位。
      本报记者 高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