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遗体的别样告别
在刘盛兰生前短暂居住的老年公寓里,护士们泪别老人
2016年0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18日讯(记者 柳斌) 18日上午,刘盛兰老人曾经居住的烟台福盛老年公寓内也举行了庄重的告别仪式,老年公寓的全体员工、芝罘区多个爱心组织等一起参与。
  刘盛兰住进位于芝罘区的烟台福盛老年公寓是在2013年10月份,在之前老年公寓院长王海平多次去招远看望老人,得知老人的现状后,她决定把老人接到自己的老年公寓,并安排专门的护工进行照顾。 
  “老人做了很多善事,到老了大家都无力进行照顾,当时主要是担心老人的心凉了。”王海平说,基于这种考虑,她把老人接了过来,直到几个月后政府接手并将其安置在招远的一家日间照料中心。 
  王海平说,老人是一位喜欢干净且有品位的人,平日里最喜欢穿对襟衣服和唐装,喜欢戴礼帽,每次出门都穿戴整齐,连袜子也要穿戴好。 
  为了照顾老人,护工于霞把每天伺候老人的经过都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什么时间喂的早饭,什么时候按摩的,谁来看望的老人,于霞都进行了详细记录。  
  让于霞记忆颇深的还有老人的那个“宝贝”手绢。“手绢已经很脏了,老人拿它如宝贝一般,放在枕头底下。”于霞说。直到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于霞打开手绢,发现里面装的是一封信和几毛钱的零钱。“是他资助的一个学生写的,意思是没有老爷爷的帮助,他就上不了学了。”于霞说,老人只有在精神好的时候或者独自一人的时候才把信拿出来看看。 
  “尽管相处了只有五六个月,突然听说他走了,感情上很不舍。”在告别仪式上,于霞难掩悲伤,泪水从眼角流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