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公立医院改革
——专访莱芜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志强文/片本报记者于鹏飞通讯员常永亮徐雯雯
2016年0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医改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集各种矛盾和问题于一身,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终端的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医改最难啃的“硬骨头”。18日上午,莱芜“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莱芜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志强,听他直言难点,直陈利害,直抒期盼。
莱芜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张志强
  记者:目前,我国医疗改革正在全面探索和积极推进中,医改不仅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会对医疗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对于目前来说,公立医院改革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呢?
  张院长:医改的目标是要惠及百姓,重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反响很大的问题。但医改的主体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如果抛开医院的利益和发展需求,势必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阻碍医改的进程。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质,社会对其公益性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但一直以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较少,使其公益性难以发挥。
  据我了解,目前很多公立医院都存在负债沉重、资金短缺的问题,医院的发展和建设、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基本上是靠医院自身盈利。这样,就产生了很多弊端,是造成医疗行业诸多问题以及医患矛盾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医改的推进,尤其是药品零差价的实施,医院的收入将大幅下滑,如果不能得到政府的有效补偿,将会严重制约医院的发展,也使本来收入有限的一线医务人员的福利下降,工作积极性受挫,最终广大患者利益也会受损。
  记者:近年来,尽管大型医院不断扩充规模,依然人满为患。不少大型医院的医务人员每天超负荷工作,身心俱疲。所以,医改提出了实行分级诊疗、推进医疗联合体等方案。请您谈谈对医疗联合体的认识,如何才能让广大患者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张院长:所谓“医疗联合体”,就是说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内各合作单位双向转诊。
  目前,看病“难”在优质医疗资源的相对集中,贵在诸多环节和流程的尚未打通,通过成立医疗联合体,这些问题可以有效缓解。莱芜市的医疗卫生资源非常丰富,如果今后市委市政府能推动建立医疗联合体,将极大地推进全市的医疗资源向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最关键的是能让全市更多的百姓享受到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
  具体来说,医疗联合体成立以后,我市的医疗资源配置将更趋合理,优质的医疗资源可以下沉到镇区,实现分级诊疗,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大医院,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比如,目前莱芜市人民医院拥有先进的检查、检验设施,在其他医院就诊的病人如果需要进行CT、核磁共振及其他没有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时,交费后完全可以直接到我们医院进行检查。
  记者:长期以来,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公立医院的建设发展、职工的工资福利基本靠医院自身解决。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推进,尤其是药品零差价销售的逐步实施,医院的实际收入呈大幅下滑趋势,而医院每年负担的医保费用却成倍增长。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发挥哪些作用呢?
  张院长:搞好公立医院改革,关键在政府。补偿机制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不可逾越的问题。为此,政府应明确提出财政补贴公立医院,以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我建议,政府需加大医保费用支付力度,少拖欠或不拖欠。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医保费用采取总额预付的方式进行,不足部分由医院自行负担。随着医保报销比例的逐年提高,导致医院负担的医保费用越来越高。
  另外,政府应承担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随着医院收入逐步下滑,医院只能基本保障医务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及必要的运营支出,无力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医院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政府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每年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一定经费资助医院基本建设和购置部分医疗设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