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公交公司的“好人们”
2016年0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公司举行青年文明号授牌仪式。
  遇到腿脚不便的乘客上车公交司机都习惯性上前扶一把。
  淄博公交好人频出,善行扎推。123路线荣获2014“感动淄博”年度人物提名奖。
     本报见习记者 李洋
  第13期“山东好人”薛仲婕、第22期“山东好人”冯若尘,“淄博好人”崔万元、陈博、宋守成,“身边好人”王昌山……这个故事有太多的主人公,描画的是一幅鲜活的好人群像,流动的是淄博公交特色的服务文化和善行文化,传递的是淄博公交“服务至上,乘客为尊,员工为本,奉献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淄博公交多年来热衷行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热心公益、志愿服务行为层出不穷。“一日为善”可喜,“日日为善”可贵,淄博公交用这幅好人画卷为百万乘客捧出了足足的诚意。
好人谱:善举撼全城
  第13期“山东好人”薛仲婕是1路公交驾驶员,全国劳动模范。2013年2月14日,她驾驶车辆到达公交东站后,发现一名想上厕所的女乘客面色苍白、神情痛苦。薛仲婕表示要陪她一起去,但被这名女乘客谢绝了,出于对女乘客的关心,她又到厕所查看,发现女乘客满手是血,已晕倒在厕所里。薛仲婕果断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女乘客搀扶到站务室并陪护着直到救护车到来。2015年的6月22日,薛仲婕再次做出温暖人心的举动。当天驾驶车辆途中,有乘客突发急病,薛仲婕及时果断把乘客送到了医院,使得这位乘客转危为安。
  第22期山东好人冯若尘,是157路驾驶员,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淄博市“我们身边的好青年”、“淄博市见义勇为好司机”。2013年10月18日,157路驾驶员冯若尘行驶途中遇求救,大公交成了“救命”专线,上演10分钟生死速递,1岁半的孩子因此而转危为安。淄博好人123路驾驶员崔万元,曾2次登上央视。2014年5月29日酷暑难耐,崔万元驾驶的123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出现了晕厥。崔万元在拨通120急救电话的同时,迅速驾车赶往附近医院,在最短时间内与前来接应的120救护车会和,因抢救及时,老人最终转危为安。
  身边好人驾驶员蒲伟业助人为乐施援手。2015年11月27日15点零4分,淄川到张店的蒲伟业驾驶的车上,一中年乘客突然发病,身体抽搐。蒲伟业一边观察患病乘客的情况一边焦急地想着办法,他发现对面车道有一辆警车,便立即打开车窗,向交警求助。在交警的带领下,公交车很快就赶到了医院,蒲伟业和其他乘客将患者送入急诊室,才放心离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2月7日《共同关注》和12月8日《东方时空》栏目播出了蒲伟业的事迹,这已是自2013年以来“淄博公交好人们”第14次登上央视了。
  一名智障儿童在公交车上迷路,两位细心公交驾驶员接力将其送回家;一位患老年痴呆的乘客坐错公交车走失,公交公司驾驶员帮助找回……一个个小片段感人肺腑,一幅幅好人像跃然纸上。一位公交司机说,这些好人善举,公交员工谁遇到了都会去做。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首先来自于每一个人内心所具有的善良愿望。同时,也是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好人根:关爱聚人心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更没有无根无据的恶与善。凡好人,必动心,而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多年来,淄博市公交“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为职工创造更好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的各种措施中。思想关爱、心理关爱、学习关爱、成长关爱、安全关爱、收入关爱、困难关爱和健康关爱,在淄博公交已逐步走向常态化和制度化。
  淄博市公交公司一直致力于在员工中培育“身边的”服务典型、好人标杆,树立“平民偶像”。推行驾驶员和公交线路的星级评定及“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示范车、示范岗”争先创优,除上光荣榜、上报纸、当劳模等精神激励外,还给予切实可观的物质奖励,并不拘一格提拔重用。朱鸿翔原是35路公交车的一名普通驾驶员,因为表现出色,2011年被提拔到公司中层领导岗位;90后修理工胡晓乐,兢兢业业,钻研技术,2013年经公司推选成为市劳模。这些平民典型成为公司许多80、90后们的榜样。
好人心:文化造温馨
  文化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和谐力,而温暖人心的企业文化则成了淄博公交好人频出的精神力量。
  淄博公交在集约化线路的终始点建设了标准化站务室——“职工小家”,推行居家式管理,亲情化服务,为每个站务室配齐了冰箱、微波炉、电磁炉、净水器、餐桌、医药盒等日常生活设施,布置了驾驶员、站务员休息室和学习室。各基层单位则在公司统一视觉体系的大框架内,设置了各有千秋的文化墙,“家人风采”、“生日祝福”、“我想对你说”、“温馨提示”等栏目给员工们提供了一方学习先进、展示才艺、表达心声、增进友谊的天地。站务员作为驾驶员的“热心大姐”,既帮助驾驶员热饭、做饭,还和驾驶员谈心,使他们能够舒心的驾驶,安全的运营。
  此外,公交公司还因地制宜开展了“健康乐园”活动。让一线驾、站、修人员利用短暂的工息时间,广泛开展踢毽子、跳绳、夹琉璃球、扔飞镖、足球射门等小游戏。更加方便、舒适的就餐、学习、休息场所,使他们时刻能够感受到公司的文化、企业的关怀和“温馨小家”的温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