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不一般
——习近平这三年的年度首次出访
2016年0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赵恩霆 整理
  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沙特、埃及和伊朗等中东三国,这是中国2016年元首外交的开篇之作,也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对中东国家进行国事访问。沙特国王萨勒曼在担任王储时就曾访华,习近平在担任国家副主席时也曾访沙;埃及总统塞西2014年上任6个月即访华,中国是其访问的阿拉伯国家以外的首个亚洲国家;同在2014年,伊朗总统鲁哈尼也访问中国。
  习近平此行,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7年再访沙特;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12年再访埃及;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4年再访伊朗,同时也是西方正式解除对伊制裁后,首位访伊的外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中东之行,可谓填补了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外交足迹的空白,实现了对全球重点地区和国家的全覆盖。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历年首访,涵盖重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凸显中国外交大国与周边并重。

  2013年: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布)
俄军最高指挥部首迎外国领导人

  2013年3月全国“两会”结束不久,同月22日至30日期间,习近平就开启了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国事访问,目的地除了极具标志性和现实意义的俄罗斯,还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2013年3月22日抵达莫斯科后,习近平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时指出,中方将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外交的优先方向。习近平和普京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宣示中俄两国把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将此作为本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全程陪同习近平,各类会晤和活动历时8小时。
  23日,习近平还到访俄罗斯国防部和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这是俄罗斯军方最高指挥机构首次向外国领导人敞开大门,显示出中俄两国关系以及两军互信程度之高。此外,两国还签署了两份重大军售框架协议:中俄合作建造4艘先进的“拉达”级AIP潜艇出售给中国,中国向俄罗斯采购24架苏-35战机。这是时隔10年后,中国首次向俄罗斯采购重大军事战斗装备。
  自2013年3月至今,习近平已与普京在双边及多边场合会晤了15次之多,有趣的是,三年的时间里,中俄元首每年均有5次会晤,频率之高颇为罕见,显示出中俄元首的私人关系和两国关系的成熟度,中俄关系堪称中国大国外交领域的典范。
  在首访第二站坦桑尼亚,习近平停留了26小时。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亲赴机场迎接,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第一次听到习近平主席把坦桑尼亚作为非洲访问的第一站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习近平到访南非前,祖马总统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中国国家元首对南非的国事访问是一次“绝对重要”的访问,体现了南非与中国关系的高水平。抵达刚果(布)时,该国总统萨苏率所有内阁成员和外国驻刚使节迎接。访问历时24小时,萨苏全程陪同习近平出席了9场活动,萨苏本人堪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先后12次访华。
2014年: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
用“醒狮”作比回应“中国威胁论”

  进入2014年后,从出访日期上看,习近平这一年的首次出访是在2月6日至8日,应普京邀请赴俄罗斯索契出席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习近平在索契的43小时里出席了12场活动,开创了中国国家元首出席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先河。
  2月7日,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星期六新闻”节目主持人布里廖夫专访时说,“举办冬奥会是俄罗斯的喜事,中俄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我和普京总统是老朋友了。按照中国人的传统,邻居和朋友家里办喜事,当然要来贺喜,同俄罗斯人民共襄盛举。”
  只是,严格意义上,索契之行并不能算作国事访问。如果以此来界定,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并出席第3届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总部,是为年度首访。其中,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以“四个并重”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核安全观”;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造访,则是该组织成立近70年来迎来的首位中国国家元首。
  荷兰和比利时的皇家空军战机均曾升空护航,法国给予146名骑兵护卫的礼遇,并破例在巴黎荣军院广场举行欢迎仪式,德国举行最高规格军礼仪式。在欧洲,欧盟连续10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荷兰曾连续11年保持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法国则是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伙伴。
  11天的访问期间,中国同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签署了120多项合作协议,足见中国与欧盟在经贸领域合作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这次访问期间,3月27日,习近平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演讲,以“醒狮”作比回应时不时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他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2015年: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到“巴铁”串门,啥时去都不算晚

  相比前两年首次出访的时间,到了2015年,习近平的首次国事访问是在4月20日至24日,突出周边外交成了此访的基调,目的地为“巴铁”巴基斯坦和印尼,并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之所以说“好饭不怕晚”,其实,习近平原计划于2014年9月中旬访问巴基斯坦。但当年8月中旬开始,巴基斯坦国内局势恶化,数万名抗议者发起游行示威,要求总理谢里夫为首的现政府下台。鉴于国内安全形势吃紧,当年9月5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原定本月中首次访问巴基斯坦的行程需要推迟。次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证实,鉴于巴基斯坦当前政局,中国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一致同意推迟习近平主席原计划于本月晚些时候对巴基斯坦进行的国事访问。双方正在通过外交渠道协商习近平主席尽早访巴的新日期。
  双方协商的“新日期”就是2015年4月20日。这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9年再次访问巴基斯坦,巴方也以最高规格迎接。当习近平的专机进入巴基斯坦领空后,巴空军8架中巴联合生产的“枭龙”战机升空护航。习近平抵达伊斯兰堡时,巴总统侯赛因、总理谢里夫亲自在机场迎接。
  习近平访巴期间,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8个小时出席18场活动,签署了50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其中有30多项与“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有关。两国合作开发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还是中国发起成立丝路基金后的首个对外投资项目。
  此外,中巴去年还签署了向巴基斯坦出售8艘常规动力潜艇的协议,涉及金额达40亿至50亿美元,是两国之间最大的军售合同,也是中国迄今最大的武器出口交易。
  访问印尼期间,习近平同亚非国家的22位领导人和102个国家的与会嘉宾一起,用时4分钟重走300米的万隆路。此外,习近平还在印尼应约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这是自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后,两人时隔5个月再次会面。会谈持续了半个多小时,远远超出了日方的预期,为日后中日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奠定了基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