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办公室的床都加给病号了
儿科门诊和住院量大幅增加,输液动辄排队数小时
2016年0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各大医院儿科门诊几乎都是一座难求。  本报记者 陈晓丽 摄
     “昨天晚上在家烧到39.5℃,我赶紧抱来医院,没想到晚上看病的孩子也那么多,从晚上8点多一直折腾到12点才输上液,输完液已经凌晨4点多了。”市民张静说起孩子就诊的经历很是无奈。
  连日来,儿科门诊和住院量都大幅增加,无论是门诊输液大厅,还是病房里的病床,到处都是人满为患、一座难求。

  本报记者 陈晓丽                   

  早上赶到医院
只能挂下午的号

  “我儿子已经连续发烧三天了,刚刚的体温还是38.7℃。”21日下午2时左右,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室外,张静正抱着3岁的儿子候诊。孩子的奶奶一手拎着装满衣物的袋子,一手拿着“输液神器”晾衣杆陪在旁边。大厅里众多孩子的哭闹声让张静看起来更加焦虑和疲惫。
  张静说,21日早晨输完液后到家没多久,儿子又开始发烧,灌了退烧药就吐,没办法只好再来,“儿子以前高烧惊厥过,所以我特别害怕。”
  在门诊旁边的输液大厅,等待输液的家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大厅门外好几米远。站在队伍末尾的赵玲玲告诉记者:“女儿凌晨1点多发高烧,今天早上刚到医院,上午的号已经满了,只好挂了下午的号。”
  经过医生诊断,赵玲玲的女儿属于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有喉炎和气管炎,再加上喂不进药,医生建议输液治疗。“家里有雾化器,输液回去在家可以做雾化治疗。”
住院患儿成倍增
医生也累坏了

  在山东省中医院儿科,住院人数比平时足足增加了一倍多,“别说医院走廊里加床,连诊室和办公室里的床都变成了住院床位,真是把能加的床都加上了,还不够用。”儿科主任医师闫兆君表示,科室里平时有五六十张床位,现在已经加到了80余张。
  据闫兆君介绍,近一个月以来,儿科出入院周转人数已经超过200人次,“往年最多时达到120人次,医护人员就累得不行了。现在我们都在严重超负荷工作,再累也得撑着。”
  21日下午2时许,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分诊台附近,现场自助预约机显示,正在坐诊的医生中,两位已经号满,其他三位的号源也都所剩无几。
  “最近这段时间,儿科门诊量一直是逐步攀升趋势,单日门诊量最高达到了920余人次,每天输液人次也都在400以上,最高超过了500余人次。”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刘志刚告诉记者。
  坐诊的医生常常从早上7点半一直看到下午1点多,“随便扒拉两口饭,又得回到诊室里,下午还得继续。”刘志刚表示,为了减少排队就诊时间,医院已经从病房里抽调了不少人手到门诊帮忙。
  记者在千佛山医院、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均发现,儿科门诊量和住院量都明显增加。
一般的感冒发烧
不必着急跑医院

  “总体来看,一方面是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占了很大比例,出现高热甚至高热惊厥的特别多。”闫兆君表示,“另一方面,呼吸道感染的也很多,例如肺炎、哮喘等,孩子咳嗽得比较厉害。”
  此外,还有不少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这在往年来看并不多见。因此,无论从患者人数还是病种方面,今年都比往年更加严重。
  刘志刚认为,原因主要在于天气变化和空气污染两个方面。除了大环境的影响,生活习惯也很关键。“冬天供暖期间,很多市民为了保暖不愿意开窗通风,室内空气质量就比较差。”
  “一般的感冒发烧,不必着急跑医院。”刘志刚解释说,“医院环境较差,病情本来不严重的孩子,跑上几趟医院,可能因为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父母对待病情要有客观的认识,听从医生的建议。”刘志刚说,“最近接诊了一位高烧39℃的孩子,当时家属哭闹着必须让孩子住院,其实只要药物治疗就可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