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业,“逍遥王”小试牛刀
战绩不跳水,大彬岛城创业初见成效
2016年0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5胜18负,这是迄今为止,巩晓彬执教青岛首个赛季的成绩单。在告别了上赛季三外援的繁荣后,青岛没有出现赛季前一致看衰的战绩跳水,甚至,这个战绩已经创造了双外援时代,青岛队队史最佳战绩。在执教青岛的第一个年头,巩晓彬篮球人生的二次创业开了个好头。

  本报记者 刘伟      
选外援,
眼光独特了

  执教高速男篮的最后一个赛季,外援更迭,成为球队战绩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拉杜的选择上,巩晓彬的眼光也受到了外界的质疑。来到青岛的第一个赛季,大彬没有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青岛队本赛季能够保证稳定的成绩,同俩外援的出色发挥密不可分,吉布森和威廉姆斯的组合,甚至一度占据了联赛得分王和篮板王的头衔。不过,当初在选择这俩外援的时候,巩晓彬可是冒着风险,顶着质疑的。
  吉布森有过CBA效力的经验,并在广厦斩获过得分王,然而也受过大伤,且之前因为养伤已经久疏战阵。至于威廉姆斯,敲定之初对大彬的质疑声更多。来CBA之前,年轻的威廉姆斯尚未有过职业联赛的经验,最耀眼的光环,只是一个NBA夏季联赛篮板王头衔。这位身高只有两米出头的生瓜蛋子,能不能在CBA立足,当初是萦绕在很多球迷心头的疑问。尽管外界对于威廉姆斯的质疑重重,但大彬力排众议:以威廉姆斯的能力,对付CBA联赛足够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事实证明,巩晓彬的外援选择,确实眼光独到,其知人善任最终得到了回报。
对球员,
鼓励更多了

  山东男篮执教时期,巩晓彬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除了场上的霸气,还有对待弟子的严厉作风,整个山东男篮没挨过训的球员,恐怕没有几个。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不容易打交道,不好接触的人。不过,岛城“二次创业”,人们发现,“逍遥王”变随和了,鼓励也变多了。
  “我们在联赛中有一拼,名次可能不会那么靠前,但绝不会像原先成绩那么差”。赛季前,在外界一片看衰的质疑声中,大彬首先给自己的队员加油打气。为了消除“巨星主帅”给队员带来的压力,他主动同队员们进行沟通,“山东队很多小孩是我一手带起来的,教练其实和父母一样,都是要和孩子多沟通,无论碰到什么问题都要讲出来,沟通多了,敬畏感也就慢慢少了。”
  联赛期间,输球之后的大彬,对球员不再一味指责,而是给大伙卸包袱,“千万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多的压力,别想每一个对手都去拿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实力,以我们球队整体实力看,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今的巩晓彬坦言,自己更多在鼓励弟子们享受篮球,正如他自己所言,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对篮球的理解变了。
要造血,
布局更远了

  来到青岛,对巩晓彬而言不只是换了一家执教俱乐部,在这里,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打造青岛篮球自主造血功能,实现俱乐部的长远发展。
  与在山东单纯执教不同,在青岛,大彬不仅是球队主教练,还是俱乐部总经理。除了要在CBA打出成绩,还得想着完善球队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尽管上任时间不长,大彬已经有了不少举措。在巩晓彬的协调下,青岛青年队年轻队员的工资待遇大幅提高,为二线队面向全国招生提供了资本。“我还请了一位塞尔维亚的高水平教练来作为二队主教练,下一步要做好二队的训练和招生工作”。
  为改善基层教练薄弱的问题,大彬还利用自己省篮管中心副主任的身份,给体育局打了一份申请。“希望以后省内基层教练向青岛输送年轻队员同样算是输送,与向山东队输送是同样待遇,这样我们也能挑选一些好苗子,不仅能调动基层教练的积极性,也会让我们的梯队逐渐丰满起来。”
  在大彬的蓝图里,青岛篮球是一盘大棋,本赛季是自己改造计划当中迈出的一小步。未来,“逍遥王”的转型值得我们期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