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华:
做一名心怀患者的良心医者
2016年0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因为家人患病,他深刻体会过患者及家人的无奈与无助,从最初简单地想帮助家人缓解病痛,立志学医,到后来勤恳工作,尽全力保证患者的最大利益,他是一名心怀患者的良心医者。
  在别人眼中,他早已年少有成,他却觉得自己所学有限,时刻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他全身心地把医学当成了自己毕生的事业。
  他是冯华,山东省立医院消化科的主治医生,他说自己喜欢这项学无止境、一路探索的事业。
本报记者 高倩倩
父亲患病,他立志学医
  工作日的节奏总是忙碌又紧张,连续几天的低温天也没影响冯华的工作热情,心里惦记着患者病情的他,依然每天早晨不到7点就从家出门,到医院后或是查房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和病人“拉家常,聊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是到门诊接待病患,或是泡在胃镜室里做上一天内镜,没有一刻闲暇。虽然每天的工作都会面临新的挑战,但冯华说,自己喜欢这项学无止境、一路探索的事业。
  1981年,冯华出生在日照的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是一名建筑工,父亲从事家电维修工,那时,父母感情不和,家里常常发生“战争”,各种原因让他们无暇照看儿子的学业,冯华的少年时光基本是在姥爷、姥姥家度过,两位老人的关爱补偿了他心灵的空缺,也让他从老人们每天的故事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他开始自觉学习,不让长辈操心,虽然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在冯华看来算是一种奢望,虽然因为家庭原因他会在别人眼中看到异样的眼神,但他更加自立自强,发奋学习,想努力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要争一口气”,他常常对自己说,也确实为之付出了很多。
  初中四年一直保持全乡镇第一的纪录,但中考前夕,父母离异的消息让冯华备受打击,也使学习成绩一度下滑,但他迅速调整自己,在亲人和老师的帮助下走出阴影,最终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被日照一中录取。“那时真是为了别人去学习,就想自己刻苦学习,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最高兴的就是听到别人夸奖自己,认可自己,让别人看得起。”虽然有时孤单,但冯华平日酷爱读书,文史、政治、神话传说、诗歌杂谈无所不爱,也正是读书,不仅使他找到了纯洁的心灵净地,也使他学到了越来越多的做人道理。
  枯燥紧张的高中生活本该可以按部就班进行了,可生活总是爱和冯华开玩笑。父亲突然患病,确诊已是肝硬化晚期,反复住院,把本就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拖向更糟糕的境遇。高考前,父亲急需手术,省吃俭用的冯华没能给父亲省出来做手术的钱,他也开始纠结,自己该不该参加高考、继续上学。辍学的念头被母亲打消了,母亲鼓励他,家里的难题一定会有办法解决,但不能拿冯华的理想和未来做赌注。
那时的冯华深刻体会到了身为病人家属的无助和辛酸,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义无反顾地填写了医学专业,以优异的成绩被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医学院)录取,开始了本硕连读的七年制学医生涯,想着毕业后可以帮助缓解父亲的病痛,也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勤恳工作,踏实从医
  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周期长,科目多,理论复杂,也比较枯燥,冯华说自己的大学更像是高中生活的延续。对生命、对疾病的研究需要严谨和认真,冯华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自习室和实验室成了陪伴他最久的地方。除了学习,冯华也乐于参加志愿服务,他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一起到周边的社区做免费家教,义诊查体,到敬老院和幼儿园做慰问表演,助贫抚孤,也曾举办过防治艾滋病、义务献血等宣传活动,虽然大学生活紧张又忙碌,可冯华觉得付出总会有回报。
  2007年,冯华面临毕业的双重选择,一是到山东省立医院报到,成为一名临床医生,二是读博深造,在山东大学医学院继续学习。几番权衡,虽然当年博士入学考试消化专业初试成绩全校第一,但冯华最终还是选择了到医院报到,更快接触临床,踏踏实实做一个大夫。
  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冯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生生涯。冯华做了两年的住院医师,从最基础的抽血、管床、一线值班、跟班查房、写病历、记病程,与患者沟通等工作做起,他很快将自己所学投入到实践中。
  冯华从未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大内科轮转学习,迅速掌握了大内科的全面知识,打下了坚实的临床基础,分配到消化内科之后,在科内专家教授们帮助下,经过不断努力,专攻术业,熟悉掌握了消化科一系列疾病的诊疗,逐渐开始独立查房、处理病症,并在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方面有了自己的专长,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消化科医生。
  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冯华深觉自己所学有限,工作之余研读医学知识,他觉得掌握规范、过硬的本领是对患者负责。如今,冯华即将博士毕业,以更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投入到为患者服务中。

工作至上,险误婚期
  2008年,省立医院接诊了一例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需要抽调内科人员协同救治,出于对冯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信任,内科派其前往。“重症手足口病可引起多器官衰竭,严重危害患儿生命健康,医护人员需要日夜监护才行。”冯华说,但就在自己尽全力抢救患儿的时候,突然接到了父亲去世的电话,抱着对患儿的挂念之心,他从抢救一线赶回家中料理后事,三天之后又匆忙返回医院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2009年初,菏泽出现大面积重症手足口病爆发,省立医院派出救援队赶赴一线,冯华是其中一员。“在那感受最深的就是基层大夫的拼劲儿。”冯华说,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差,看着送来的一个个患儿,他会心痛,看到危重患儿抢救无效离世,他也会流泪,但基层大夫的敬业让他很感动。“我们救援队的成员是每两周轮一次岗,可当地的医护人员都已经坚持一个多月没休息了。”冯华说,当地的医护人员把最好的生活资源让给救援队,敬业和感恩的精神让他动容,“那时的我们不只是同事,更像是战友,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神圣的使命。”
  其实,就在冯华奔赴菏泽一线的前一天,冯华在美国读博士的女朋友回国探亲,两人已经准备好趁着探亲假期把婚事办了,可命令下达给冯华时,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收拾好行李去了菏泽,虽然女朋友也心有不满,但同是学医的她表示理解。后来,一位好心的同事将此事告诉了带队院长,院长又给冯华下了命令“回家结婚”,冯华恋恋不舍地回到济南,在女友再次返回学校前匆匆领了结婚证,但心中满是遗憾,“没有陪大家坚持到最后。”
  “当时最深的感触是,老百姓太不容易了,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差,卫生和健康理念也跟不上,加上经济落后,一旦生病住院会特别无助。”冯华感触颇深,临床中,不管面对怎样的病人,他都会以诚相待。在冯华看来,作为一名大夫,不断学习提高,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技能是最基本的职责,一个合格的大夫必须视病人如亲人。

换位思考,保证患者利益
  医者父母心,冯华也一直如此要求自己。临床中,他会站在病人的角度看问题,想病人之所想。“如果我是病人”、“如果我是病人的亲人”……在给病人确定治疗方案时,冯华总会这样反复问自己,最终给出保证病人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医患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医生和患者好像站到了对立面上,在冯华看来,医患不是简单的医疗服务关系,是生命健康的信任和托付。“能在医院里相遇,也算一种缘分”,冯华经常这么说,“医患关系之所以紧张,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沟通没到位”。
  2015年春天,一位台湾同胞来大陆旅游,在曲阜游玩时突然上消化道大出血,被送至省立医院救治,冯华是主管医生,经一番检查后得知,该患者之前患有肝病,但并未接受系统治疗。冯华仔细将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及下一步的救治计划详细讲给患者陪同听,并将每一个救治方案的优缺点及术后效果进行了一一描述。“一遍听不懂就讲两遍,还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说明白。”冯华说,患者在消化科团队的救治下转危为安,他也最终获得了患者及陪同人员的认可。“用让你能听懂的语言和方式告诉你,这就是专业,山东省立医院的医生真的很专业!”,这是台湾同胞的当地陪同人员对冯华的评价。
  “患者来就诊,无非就是想弄清楚‘我得了什么病’、‘医生会怎么给我治’、‘治疗后我会恢复到什么程度’,医生不光要做,更要说,把这些都说明白、讲清楚,患者和家属就能沉住气了。”冯华说,自己首先要有真本事,掌握规范、过硬的本领,同时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把病人当成亲人。
  冯华说,电视镜头中呈现出来的大抢救等惊心动魄的画面并不常见,日常的工作多是平凡的小事儿,他从不马虎,他对自己分管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并会因人制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虽然总是在忙碌中度过,每天都要面对新的挑战,但冯华说,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学无止境,一路探索,用自己所学帮助患者,无疑是件开心的事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