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坚持创新思路推动创业扶持,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
2016年0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巨野1月25日讯(通讯员 卢廷) 2015年以来,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000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11%;城镇新增就业14300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4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99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30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9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8%;职业技能培训6500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05%;创业培训1100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28%;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352户、352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8户、2400万元,合计592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02%;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
强化政府主体责任
托底安置急需型就业
  把在劳动年龄内的就业困难群体,通过鼓励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一批托底安置基地等方式,落实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进行托底安置。截至目前共开发市政、群团、民政、残联、人社等246个公益性岗位,建立了花冠集团、佳和购物、环卫所、晨农健康食品、恒祥机械、绿源纺织六个托底安置基地;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846名。
突出市场导向机制
调节匹配双需型就业
  建设高标准的县级人力资源市场。目前巨野县新人力资源市场正在建设中,设计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各项服务功能完善,可开展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用工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信息发布、录用备案、培训申请、就业失业登记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安装就业失业登记身份证识别系统,将就业失业人员录入软件系统,推行实名制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方便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双向选择。分类举办招聘会活动,建立定期招聘和专场招聘制度,积极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以优质服务助推就业。加强职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通过以上全方位、多样化、一揽式的就业平台及服务,努力提高我县双需型就业能力和服务。2015年,举办就业创业培训39期7313人,免费发布企业招聘信息866条,本地企业吸纳就业840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945人。
跟进重点项目需求
催生特需型就业
  强化人才资源理念,紧紧围绕我县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需求,创新完善人才政策,以产业集聚高端人才,以人才引进高新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采取刚性引才、柔性引智等方式,通过建设高校揽才、企业聚才、海外猎才等人才系列工程,做好高学历、高技能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满足用工单位需求,较好实现“劳动型经济”向“智力型经济”的转变。
进一步加快创业载体建设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积极相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力开展创业助推“1+3”活动,对每一位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进行免费创业培训,并且推荐一个创业项目、协助落实一处经营场地、帮助办理一笔小额担保贷款。大元、苏南2个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目前已入住经济实体142户,带动就业750余人,举办创业培训2期150人,发放创业培训补贴12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4.8万元,创业岗位开发补贴13.2万元。
强化服务搭建平台
实现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积极组织参加招聘会,搜集就业岗位800余个,2015年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413人。认真做好“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2015年接收“三支一扶”和社区就业计划大学生7人。积极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新增开户企业18个,发布招聘信息80多条,提供岗位230个,帮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网上签约75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提升就业能力,组织参加见习毕业生71人。认真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登记,截至目前实名登记毕业生2349人,登记率93.43%;实名登记未就业毕业生555人,对未就业毕业生回访和提供就业岗位,进行了服务登记和跟踪登记,服务覆盖率100%,就业率85%以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