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作协副主席李掖平谈家信:
家信是互通心曲最好的文字载体
2016年03月0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李掖平 (受访者供图)
“亲爱的儿子,上了大学后,你就像一匹脱缰的小野马,我们电话基本联系不上你,所以给你写信,相互通报交流一下各自的情况。”这是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掖平跟爱人一起,于2005年深秋写给在中国海洋大学读书的儿子的一封信的开头。1日,记者专访了李掖平教授,谈起家信,她表示,家信是夫妻、父母和子女、亲友、师长之间互通心曲、互诉衷肠、沟通情感、谋求共识的最好的文字载体之一。她鼓励现代人多用书信来表达情感。
本报记者 任磊磊
书信表达情感具有美学韵味和艺术价值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很少用书信进行沟通,沟通被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代替。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对家信极为重视。因为中国人表达情感含蓄婉转,好多情深意切的话,不好意思当面表达,所以用书信转达。男女互诉衷肠,夫妻互通心曲,母子、父子、亲友间互通情感都用到了书信。
“杜甫曾在《春望》一诗中慨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家书在古代尤其是战乱动荡年岁里的重要意义。”李掖平认为,这不是一个经济换算,而是说书信表达出的情感是任何金钱不能替换的。
书信特别利于表达恋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亲朋好友之间那种情深意笃、缠绵悱恻、纠结团绕的丰富情感,具有审美价值和意义。李掖平举例说,比如现代人表达我爱你,如果用白话口语诉说:“我愿意天天和你在一起,一块散步一块吃饭,生生死死,永不分离,直到永远”。尽管听起来很热烈很火爆也很朴实,但似乎过于直白,少了些韵味和美感。假若在情书中借用一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就显得婉转含蓄深挚动人。所以说,书信用文字尤其是用富有古典诗意的文字书写时,特别能彰显委婉优美的审美意味和价值。
用书信与导师沟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李掖平读研究生时,曾有一个与导师沟通的小窍门。“那时,导师田仲济先生每讲一个专题后都会让我们交读书报告,有时候交晚了或者感觉写得较仓促,我都会在文章后面附一封信,上面会写:‘尊敬的田先生:这一次的课业报告感觉较为仓促,请您宽谅,主要是因为外语要考试。但是,您要求我们看的原始资料我已经悉数查找,在今后的课业报告中我会补充完善。’然后恭恭敬敬落款——弟子掖平。”
李掖平发现,这种书信表达特别有用,比腆着脸跟老师直接检讨说“这次写得不好,下次继续努力”要好多了。而导师也很有意思,他有时在批复作业时也会写上简短的评语,譬如“角度尚可,但细微处尚需推敲”等,让李掖平倍感鼓舞。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书信往来,也是家信的一种。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之情也恰似父母和子女般。”李掖平说。
“母亲的书信让我印象深刻”
在李掖平印象中,母亲写给她的两封信让她印象最为深刻。虽然时隔20多年,她依然记得年份,分别是1983年和1988年。这两封信是当年母亲与在美国的舅舅和在台湾的叔叔重新取得联系后,分别写给她的。
“母亲解放前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的西语系,写得一手漂亮洒脱的好字。这两封信,我一直保留在身边。母亲在信中回顾和梳理了当年和我父亲怎样决定不和其他亲戚一起撤离,而是留下来建设新中国,先后遭受许多磨难的生活历程,以及再次联系到远在异乡的亲人的喜悦之情。文字满含酸楚,但充满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用词婉转,情感真挚。”
李掖平也很喜欢用书信与母亲沟通。在她大学毕业时、考上研究生时、拿到文学硕士学位时,都和母亲有特别重要的书信往来。也正因此,即便到了现代,她与儿子也经常用书信沟通。儿子到青岛上大学后,她给儿子写了封信,和爱人一人写一段,嘱咐的事情和说话的语气也都不一样,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觉得很有趣。
对于失落的书信文化,李掖平倍感痛心。她说希望爱人之间、亲人之间、友人之间,能再度拿起手中的纸笔,互相写一封信。她提到一篇与书信有关的报道,一位外国父亲,自女儿出生后每年都给女儿写一封长信。女儿在结婚现场展示了这22封信,诵读了部分片段后,新娘热泪盈眶,在场所有人也都唏嘘不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