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查超载,与山区娃结亲
青岛交警张晓斌六年资助40余名贫困孩子
2016年03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晓斌到贵州邦洞镇资助贫困孩子。
  ▲张晓斌在查看资助的贫困孩子发给自己的信息。
   文/片 本报记者 张晓鹏
  六年前,在高速公路上查处一辆超载货车时,张晓斌偶遇一位因贫困辍学的贵州山区女孩,自此便与山区里的贫困娃结缘。六年来,他多次只身赴深山,拿着微薄的薪水和女儿的压岁钱资助了40余名贫困娃上学。
  今年39岁的张晓斌从警21年,目前是青岛交警支队李沧大队遵义路中队一名普通民警,在同事们眼里更是十分低调,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资助了这么多孩子。
查货车超载,发现初中女孩外出打工
  说起与山区贫困娃结缘,要追忆到2010年的夏天。当时,张晓斌还是同三高速的一名交警。“那年夏天我在高速上查扣了一辆贵州籍超载的大货车,男司机40岁左右,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女儿。”张晓斌回忆,当晚在停车场里,他发现这对父女蹲在办公室门口吃饭,父女俩只啃馒头,连咸菜都没有。“我就随口问了一句‘这么大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怎么连个菜也不给买’?没想到孩子父亲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张晓斌说,在之后的交流中得知,由于家里贫困,才上初中的小女孩辍学准备外出打工。“不敢相信,这个比自己孩子大不了几岁的小姑娘,怎么日子就过得这么苦。”张晓斌说,当时孩子说许多跟她一般大小的孩子都辍学了,自己觉得不可思议,便跟小女孩要了个地址。
  “半个多月后我正好休假,一想干脆就到这个小女孩的老家去看看,就出发了。”张晓斌回忆。“当时差不多是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达贵州,又转乘10个小时的汽车到达天柱县,又乘黑出租辗转到了邦洞镇的三团村。”张晓斌说,当地三团小学老师向他推荐了不少家庭贫困的学生。
  “我选了10个最贫困的孩子,大都是一些单亲或者父母双亡的孩子。”张晓斌说,他给每个孩子都留下了一些钱,并承诺今后资助他们直到上大学。
为给孩子们寄钱,用了女儿的压岁钱
  孙少亚是张晓斌捐助的孩子当中比较优秀的一个。“我认识她的时候,她才上初二,现在是北京林业大学一名大二学生,特别优秀。”张晓斌说,孩子的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家里姊妹三个,孩子基本都是和老人相依为命。“我特别感谢张叔叔,我上学的学费都是他帮我交的,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像他一样做个好人,以此来回报社会。”孙少亚在电话里跟记者说,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跟张晓斌保持联系,张晓斌是她的恩人。
  六年来,张晓斌几乎保持着一年至少去一次贵州、四川等地的山区资助贫困娃,至今已超过40名。“2013年没去成,那年我腿骨折了,孩子们知道我没去又受伤了,都特别难过。”张晓斌说,这让他心里暖暖的,还有一个孩子从千里之外给自己寄来了5斤腊肉。
  “不记得,也没统计。”提起这么多年来资助贫困娃花费了多少钱时,张晓斌说,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是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愧疚。“有一次急需要给孩子们汇款,结果动用了自己女儿的压岁钱,这让他心里始终有歉意。”张晓斌说,好在已经14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不但没有怪自己,反而跟着他一起去贫困山区,体验过那里的艰苦,非常理解自己。 
默默地资助孩子,很多同事都不知道
  在今年春节前,张晓斌又一次自掏腰包购买了4000副棉手套给日喀则地区的贫困儿童。“年前,我在一个微信公众号里偶然看到这么一个‘捐棉手套,让高原地区贫困儿童的手不再挨冻’的活动,就想着帮他们一把。”
  “其实我个人对这些孩子的帮助十分有限,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多帮帮他们。”张晓斌说,其实他做的这些事情就是搭把手,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孩子。记者了解到,张晓斌的妻子也是一名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收入并不高。
  李沧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刘晖告诉记者,张晓斌的事好多同事都不知道,当有人知道他六年来资助了40余名贫困山区的孩子时,都很吃惊。遵义路中队指导员陈鹏方说,在平时的生活与工作中,他就用一个词形容张晓斌——“低调!”陈鹏方说,做好事,张晓斌都是默不作声,有什么评优的机会,他总是主动让给别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