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一“民科”欲数亿元转让专利
有企业请他加入研发团队却被拒绝
2016年03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华正在制作模型。
  刘华用泡沫塑料做成的“生命伊甸园”模型。
  刘华的名字被载入“世界当代专利发明(设计)人名典”、“中国专利技术及专利发明人才名录”中。
  刘华的专利证书和论文手稿。
  刘华用来搞发明、做模型的工具。
   本报记者 蔚晓贤 马媛媛
  近日,辽宁下岗职工郭英森与引力波的话题,引起人们对“民科”这一群体的关注。在临朐县,有这样一名“民科狂人”,他对别人的不解与奚落置之不理,一味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20多年来,他申请多项专利,拥有大小创新设计二百余件。尽管生活潦倒,却坚信,总有一天他的发明创意会给他带来巨大的财富。近日,他拒绝了一家企业加入其研发团队的邀请。他希望能遇见伯乐,为他投资或买走他的发明专利。
有企业月薪万元雇他都不去
  2月27日下午,刘华搭朋友的便车从临朐来到潍坊。来之前,他告诉记者,潍坊一家企业联系到他希望能和他谈一谈技术转让的事宜。这些年来,刘华一直毫不怀疑地认为自己的那些发明专利以及科学研究不仅理念超前,而且拥有无限的科学价值和市场价值。
  刘华今年已经47岁,从他的微信和QQ空间的内容可以看出,他喜欢健身,并在网上推销各种工艺品和饰品,其中包括价值数百元的珍珠项链以及每块超百万元的泰山石。2015年年底的一天,当记者来到他位于临朐县辛寨镇的家中时,刘华正在以每斤数十元的价格到街边销售朋友从东北给他寄来的松莪维持生计。
  这个已过不惑之年的男人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候的理想是做中国的教育部部长。然而造化弄人,刘华最终回到临朐做起了生意,后来开办起了临朐县阳光工业技术研究所,从此走上了科研道路。其间他申请多项专利,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一大叠来自各地“人才机构”、“技术开发中心”、“专利博览会”、“高科技研讨会”等组织的邀请函,他被这种诱惑力极强的“邀请”弄晕了:只要邮寄上数百元就能拿到“高级工程师”的头衔,出数千元就能参加“爱因斯坦世界发明博览会”……几年下来,刘华被这种诱惑吞掉了近百万元。尽管,刘华的大名确实出现在了“世界当代专利发明(设计)人名典”、“中国专利技术及专利发明人才名录”中,但现在回想起来,刘华觉得自己是被骗了,自己的发明专利不仅一项没转让出去,反倒背了一身债。
  被骗的经历没有让刘华气馁,反而让他在科研之路上越发执拗。刘华沉浸在自己发明创造的小世界里,做模型、画图纸、写论文,20多年来,刘华申请8项专利,大小发明达200多种。刘华一直希望有人能出资购买或资助他的技术、专利,为了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刘华曾只身前往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卖专利。然而,刘华一直没有等到那个别具慧眼的伯乐。
  27日下午两点半,刘华从与他商谈的企业那里赶来见记者。刘华说,他与企业谈得并不理想,他们希望自己能留在企业的开发团队,但他拒绝了。刘华认为,留在那里上班,就算每个月能领万元工资,对他来说也没有意义。
欲数亿元转让自己的8项技术
  刘华心里想的是,一次性转让自己的技术。 
  让刘华如此自信的是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刘华说:“盼了20多年,终于看到希望了。”他坚信,有了中央政策做后盾,自己的成功已经志在必得。
  刘华引以为傲也急需转让的技术主要有8项:生命伊甸园、高危生命救护机器人、智能教学机器人、多功能移动室内房、火眼金睛汽车保险仪、隐形马桶、母婴保障服和隐形停车场。
  刘华介绍说“高危生命救护机器人”是一款可适用于公安、消防、工程、集会,可上天可下海,可进入人不可进入的场所,可防恐防暴、可进行无死角监控的神器。刘华认为这款机器人,技术国内外首创领先、垄断市场、享受国家扶助政策、年产值可达三十至六十亿元,这项技术的转让费是六千六百万元。
  至于“智能教学机器人”,刘华介绍,这款机器人将区别于任何教师、教学工具、教学方式,它集电子、机械、智能、储存于一体,可减轻教师一半工作量、减轻学生三分之二的书包重量、并能节约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检验学习成绩、帮学生集中注意力,将彻底颠覆传统教学。这款机器人技术的转让费为三千六百万元。
  记者注意到,仅此两个项目,其转让费已经超过亿元。而最令刘华自豪的是“生命伊甸园”项目,是他历时六年设计出来的,这是一个未来的社区。用刘华的话来说,在这个颠覆现有认知的社区里,“所有的生命都能得到尊重、没有污染、没有碳排放、任何自然灾害都不能对其构成威胁”,“生命伊甸园是抛弃伪科学、重新审视和设计规划大自然的生命平衡、新文明的开始,是未来的新产业,是对公式化思维、低水平扩张、削足适履式传统发展的挑战。”与其他明码标价的项目相比,刘华没有给出这一项目的转让价格,刘华说,仅此一个项目就包含有多达一百三十五项超前的发明设计,他认为,这个项目科学价值无限、经济价值无限。
  刘华天马行空的讲解让记者听得有些云里雾里。面对记者的疑问,刘华说,所有的这些技术现在还停留在图纸上和模型中,其中的一些细节不便多说,担心被人听完之后学了去。不过,刘华自信满满地说,只要有人投资,他很快就能将这些发明变为现实。
发明创意几乎没带来经济效益
  有人质疑刘华的这些所谓发明研究不过是他个人异想天开、难以实现的构思罢了,就算有些项目有实用价值,其科技含量并不高,比如“隐形马桶”。按刘华的说法,他发明的马桶之所以能隐形,是因为平时不用的时候就把它塞进墙里,用的时候再拉出来。然而,面对别人的质疑和嘲笑,刘华辩解称,“其实并非想的那么简单。”
  刘华称,自己研发的“火眼金睛汽车保险仪”能使汽车在行驶中预知各种危险,从而采取措施提早避免,它还可以在浓雾天下使用,如果这项发明能应用到汽车上,高速路遇到雾天就无需关闭了。对此有人提出,现代科技早已实现无人驾驶的技术,但刘华认为自己的技术更先进、更保险、更方便。但该发明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刘华并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面对大家的疑惑,刘华这样解释:“关于我的发明设计,我有几十万字的理论,绝不会骗人。”
  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凭空捏造,刘华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几本专利证书。此外,刘华还向记者展示了一些他参加各种科技展览会的照片以及与一些国外科学家的合影。最近一次,刘华还去南京参加了一个科技展览会,他指着一张在展览会上拍的无人机照片不屑地说,“像这种东西,其实技术含量很低。”
  刘华强调自己所有的创新发明、论文都出于己手,不抄袭、不做假、不仿造,他还自信地认为自己的不少研究成果即便不能改变世界发展进程,也能引领科学发展,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令刘华尴尬的是,这些被他视为珍宝的发明、创意却几乎没有为他带实实在在的收益,一次除外。回想起那一次,刘华至今仍耿耿于怀。刘华告诉记者,当年他曾为李阳的疯狂英语学校改进学习机,当时谈好的价格是,一旦改进成功付给他50万元,但改进成功后,获得仅2000元。刘华说,正是那次帮李阳改进学习机的成功经验,为他奠定了发明“智能教学机器人”的基础。
  刘华说,他的临朐县阳光工业技术研究所共拥有200余项创新设计,只可惜他没有钱做广告、也没有专业的平台做推广,这些足以改变世界的发明设计在他手里就如同“一块宝石戴在一个乞丐身上”。
  刘华希望有人能慧眼识珠,“只要有人肯投资,那人一定会成为亿万富翁。”刘华信心满满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