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苟村集镇吕庄行政村发展规模畜禽养殖288户
“仔鸡小”业就人余008动带
2016年03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绪盛正在观察鸡的毛色和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李凤仪 通讯员 汪允成  
    “叽——叽——叽——”“扑拉拉——”2月25日上午,伴随着“小鸡仔”的叫声和一阵阵“扑扑拉拉”的展翅声,16名青年妇女正忙着从温室内往笼子里抓鸡。不大一会,2000只小鸡就装满了车。记者采访获悉,该村已经形成产业链,在村支书的带头下,已带动了800余人就业。

“小鸡仔”叫响“春之声”
    “今天上午俺吕庄共发走六车鸡,分别销往江苏、安徽、河南,下午还有四车要发往山西的运城,这十车鸡少说也得卖26万。”说这话的是杨绪胜,是成武县“禽旺”合作社的理事长、苟村集镇吕庄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
  今年54岁的杨绪胜是个1.80米的汉子。早在2000年,从不服输的他就分别创办了箱包厂、石料厂和面粉厂。凭着这股子拼劲,2004年,他被大伙推选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
  2005年,杨绪胜瞧准了蛋鸡养殖,便涉足“鸡”海。2007年3月,他发现了市场“青年鸡”奇缺这一空档。(所谓“青年鸡”,就是把小鸡仔在温室内培育到0.6----0.8公斤,2个月后再出售给养鸡厂,每只小鸡可盈利5块钱。)瞅准机会,杨绪胜投入30万元,建起了两个可容纳10万只小鸡的温室。当年,就出售“青年鸡”3万只,赚了15万元。2008年和2009年,他先后出售“青年鸡”8.3万只,除去一辆小汽车,净赚36万元。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祝兆银、江磊等村里10多个有头脑的小青年们从杨支书身上看出了“门道”,便纷纷复制效仿。“只要不怕冒风险,就跟我干!”从此,杨绪胜的身后就多了20多个“徒弟”。
  俗话说:一个师傅带三人,三个徒弟带一群。2011年,在杨绪胜的带动下,吕庄行政村就发展规模畜禽养殖户60多户,年可出栏“青年鸡”200万只,“青年鸡”成了吕庄村响当当的“硬招牌”。
  为减少市场风险,2012年2月,杨绪胜牵头组建了成武县“禽旺”养殖合作社,实现了温室消毒、鸡苗购进、饲料供应、苗期防疫、出售价格的“五统一”。为及时了解和把握市场,杨绪胜以合作社的名誉,聘请了一名山东大学的本科生为“顾问”,长年在外了解、考察市场,并不失时机地向外推介“禽旺”,宣传“禽旺”。同时,合作社根据“顾问”提供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并在喂养过程中杜绝了球虫药,全部实现了中药喂养。
  合作社的规范化运作,吸纳了众多的会员。目前,合作社会员不仅遍布了本镇、本县,而且还吸纳了曹县、定陶、金乡等外县的许多有识之士。
发展规模畜禽养殖,带动800余人就业
    2015年,“禽旺”合作社被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畜牧局等十部门命名为“省级示范社”。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书,金库银库不如有个好支部。”这是吕庄村群众经常说的一句话。仅2014和2015年两年,杨绪胜就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和合作社里的党员们,先后帮村里13户困难群众建起了养殖场,走上了致富路。
  该村黄楼自然村的青年徐守付,在外打工多年,因无技术,始终难以致富。2014年7月,在参观了杨绪胜的养殖场后,不由大吃一惊,他紧拉着杨绪胜的手,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杨绪胜的帮助下,徐守付仅用16天就建起了一个可饲养5万只的鸭棚。2015年,徐守付出栏肉食鸭30万只,小伙子一年就赚了45万。
  一个点子富一人,一个产业富一村。在杨绪胜的带动下,目前,吕庄行政村已发展规模畜禽养殖288户,年可出栏鸡、鸭、鹅等畜禽500万只,从业人员已达800多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