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洗表内灰尘。

很多来找王师傅修表的顾客都是回头客。

测量表带尺寸。

狭小的桌面上摆满了各种修表工具。

修表是个眼力活,50多岁的王师傅非常注重对眼的保养。

王师傅从事修表行业已有30多年了。
片/王鸿哲 文/唐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手表是“四大件”之一,当时的修表行业也一度红火,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手表已经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如今还在修表行业坚守的已经寥寥无几,王师傅就是其中之一,“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修下去。”王师傅说,最担心是这项手艺以后会失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刚毕业的王师傅在一家工厂上班,“你还年轻,在这个工厂里一直做下去没前途,不如去学个技术,今后好有个好工作。”王师傅的工厂里的老师推荐他去学修表,当时修表行业也很红火,于是王师傅就踏上了自己的修表之路。
“其实刚开始对修表没有多少兴趣,但是修着修着就发现,手表虽小,但是它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我对精密仪器逐渐有了兴趣,开始边钻研边维修,生意逐渐走上正轨。”王师傅说,以前早上8点就开工,一坐就是一整天,有时遇到要的比较急的客户,他只好带回家修到半夜。
现在没几个戴手表的了,很多年轻人都戴智能手表,从事修表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现在每天修表的数量较少,每月的利润也刚够铺子租金而已。”王师傅说,有时修一块表要花三四个小时,他除了修表外,还要销售一些钟表之类的来增加收入。
虽然王师傅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但他修表时动作娴熟,神情专注。“岁数不饶人,现在眼睛一年不如一年了,长期修表还患上了劲椎病。”王师傅说,只要还有戴手表的人,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修下去。“现在孩子们都不愿学这个技术,说挣不到钱,我坚守了30多年的修表手艺就要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