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法狗的创始人之一哈萨比斯

1997年,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曾输给过计算机“深蓝”。
其实,人机对战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上世纪国际象棋大师就曾败给“深蓝”,普通玩家玩游戏输给电脑更是家常便饭。但此次李世石输棋引起轰动,除了围棋自身的复杂程度、李世石水平之高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阿尔法狗与以往电脑有了根本不同——它会自己思考,而不只是生搬硬套了!
本报记者 高寒 综合新华社等整理
阿尔法狗是个啥?
从名字构成来说,阿尔法狗源于“Alpha Go”两个单词,Alpha是希腊语中的首字母,Go则是日语中围棋的意思,因此阿尔法狗意思是阿尔法围棋。
阿尔法狗首先是一种人工智能程序,它2010年“出生”在英国,创造它的是“深度思维”公司。这个公司的创始人中,就包含一位国际象棋大师哈萨比斯。13岁时,哈萨比斯就成为国际象棋大师,17岁时,他去剑桥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后来又在伦敦大学学院念完了神经科学博士。
哈萨比斯创立的“深度思维”公司逐渐成了人工智能方面的翘楚,后来“深度思维”公司被美国谷歌收购,阿尔法狗也于2014年“加入”美国国籍。
2016年1月,著名杂志《Nature》在其封面报道阿尔法狗以5:0战胜中国职业棋手樊麾,它也成了第一个击败人类职业棋手的电脑程序。
计算机是如何下棋的?
其实在围棋上,人和计算机的做法类似,都是在可能出现的上百个走法中,选择出一个走法。对于阿尔法狗来说,每下一步棋,它都要从上百个选择中选出一个较好的,而这个“最好选择”的作出,阿尔法狗不仅只看眼前,还会和职业棋手一样分析每一步可能会有的后果。
阿尔法狗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同一切棋类软件一样,阿尔法狗集纳了几千万的棋谱数据作为基础,但同时它会对此深度学习,不断完善,并通过自我模拟比赛提高实力。怎么样,是不是很像正常的人类棋手?先钻研上千盘名局,再进行复盘提炼,时不时再来个自弈。
以上就是普通棋类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阿尔法狗在这个层面上自然同他们一样。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远超过人脑,且不会疲劳犯低级错误,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赢下一台计算机就变得十分困难。
为啥说阿尔法狗跨时代?
阿尔法狗的真正厉害之处在于它拥有深度学习功能,也就是阿尔法狗的大脑已经和人脑没啥两样了。普通的棋类游戏,电脑所走的每一步都源于人们给它设定的程序,即此台电脑能想出来的招,都是人们“玩过的招数”。但面对棋局,阿尔法狗无需任何人们编好的程序。阿尔法狗的创造者只需要输入原始数据,阿尔法狗便会在数据之上建立起它自己的逻辑。
举个简单的例子,想让以往的计算机识别一条小狗,你只有先给它上万张小狗照片,且电脑只认识这上万条小狗而已。但现在,人们只要告诉阿尔法狗小狗有哪些特征,譬如汪汪叫、伸舌头,随便牵过来一条狗,阿尔法狗就会认识。
此外,拥有了自己的逻辑,阿尔法狗还拥有两个更严谨的“大脑”:一个负责战术,即每一步的走法;另一个负责战略,即整个棋局的走向。即使第一个大脑认定了一步棋,第二个大脑发现不对劲,也会提醒前者再“考虑”一下。
此次比赛与以往有何不同?
之前,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也曾输给过计算机“深蓝”,但那个“深蓝”只是被输入了上百名国际象棋大师的棋谱后,才能取胜。与其说是“深蓝”战胜了世界冠军,不如说是全世界国际象棋大师战胜了一个人。且“深蓝”的程序是为国际象棋专门设计的,它不会五子棋,算数也不会,但卡斯帕罗夫还会围棋、画画……
与“深蓝”不同,阿尔法狗不再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机器。正因如此,此次对决才会被看成是人工智能对人类大脑,而不是阿尔法狗对李世石的挑战。为了此次与李世石的比赛,科学家特地教了它围棋。有朝一日若阿尔法狗看见贝多芬不爽,科学家只要将历史上的著名曲谱、乐理知识编码输进去,谁知道阿尔法狗会不会写出来比《命运交响曲》更经典的作品呢?
人工智能会危害人类吗?
“人工智能将在2029年比肩或超越人类。”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这样预计,此观点也代表了很多对人工智能持乐观态度的人。
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从小就获得了那些历史上最有名的棋谱。他每天努力地学习、领悟、升华,但人毕竟是有血有肉,他不可能不吃不喝不休息。机器则不一样,它在短时间内被输入的信息,几十倍于人一生所获取的信息。一旦机器拥有了创新能力,它们对人的智能将形成“碾压”。一旦有一天,人们发明的一款人工智能武器不再受人控制,把枪口对准人类,那真是世界末日了。
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学者王培认为,上述想法还是有些天马行空。众多科学家预测,未来阿尔法狗将逐渐拉大与人类顶尖围棋手的距离,甚至阿尔法狗还有可能同时创作出华美的文字、震撼的油画等等,但归根结底,也只是计算机在某个领域的野蛮生长。也就是说,它要在哪个领域发展,还需要靠人来规定。
难怪有人说,如果阿尔法狗看到帅气的李世石满脸愁容的可怜样,便于心不忍故意出昏招输掉棋局,那才是人类末日真正到来了。
人工智能的产业前景如何?
不管如何,此次“人机大战”让人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正呼啸而来,这块价值千亿规模的市场有望成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IT产业发展的焦点。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将成为IT领域最重要的技术革命。目前市场关心的IT和互联网领域的几乎所有主题和热点诸如智能硬件、O2O、机器人、无人机、工业4.0等,其发展突破的关键环节都是人工智能。
事实上,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正在明显提速。宏观方面,欧美、日本均推出了大脑计划,中国脑计划有望于今年启动。微观方面,谷歌、Facebook、微软、IBM、BAT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均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巨头的示范效应是开启产业化的先兆。
根据BBC预测,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19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约91亿元。未来,除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AI技术在某些领域的直接应用,人工智能更大的影响在于将重塑生活服务、医疗、零售、数字营销、农业、工业、商业等各行各业,并将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