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育龄女性,济宁将建更多“爱心妈妈小屋”
年轻妈妈外出哺乳不再尴尬
2016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3月9日讯(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任立志) 9日,记者从济宁市总工会获悉,2016年全市在做好职工技术创新、困难职工解困脱贫等工作基础上,继续开展女职工关爱行动,推动育龄女职工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场所建设“爱心妈妈小屋”。
  为维护职工权益,2015年济宁市开展了“集中要约行动月”、“就业援助月”、“金秋助学”等多项活动,签订集体合同8148份,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7007份,走访企业、工地慰问职工。发放助学金500余万元,资助1600余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在关爱女职工方面,资助困难女职工子女1170人,发放助学金54.34万元。
  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能否得到保护,不仅关系着其自身健康,还关系着对下一代的孕育和哺育、教育和培养。去年,全市建设了71家“爱心妈妈小屋”。目前,这些爱心小屋主要集中设置在医院和大型企业内。
  2015年8月,济宁市首个“爱心妈妈小屋”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揭牌成立,小屋里配备了桌子、椅子、电源插座、洗手盆、饮水机、宣传海报、报架和妈妈护理箱等。为孕期、哺乳期妈妈们提供了私密、安全、卫生的休息、哺乳场所。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孕期、哺乳期职场女职工面临着没有合适场所休息、哺乳的困境。为此,今年济宁市将进一步深化关爱女职工行动,继续开展“帮扶送教育”和婚恋服务,推动育龄女职工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场所根据孕期、哺乳期女职工的人数,设置10~50平方米的空间,建设更多“爱心妈妈小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