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郓城讯(通讯员 李英 李晓龙 记者 崔如坤) 一年之计在于春。3日上午,初春的阳光普洒大地,郓城县郭屯镇魏楼村拱棚内,早已是一片忙碌景像。“今年新建的55个早春钢架结构大拱棚中,有44个承包给了贫困户。他们只需交4000元就能种棚,一年按种两茬来话,预计年纯收入两万块钱不成问题!”魏楼村支书魏海平说。
据悉,魏楼村是“第一书记”帮包村,共有55个贫困户,为了让群众脱贫,省检察院“第一书记”从上级争取了100万元扶贫资金。去年利用扶贫资金建的4个冬暖式大棚中,有2个承包给了贫困户,实现了当年种棚当年脱贫。
产业扶贫是郭屯镇党委政府的“主打歌”。在该镇后辛庄村,155亩苹果园即将栽种,村支书梁乃亮正在指挥村民用铁丝围护果园,他说:“我们村有59个贫困户,刚建成的26个蘑菇大棚,能让26个贫困户脱贫。这片果园计划分成31份,让31个贫困户管理、受益。其他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直接兜底扶贫啦!”
2015年6月,该镇唐官屯村利用上级扶贫资金,为90个贫困户免费发放了900只兔子并配有笼子等养兔设备,兔毛由郓城县文召种植合作社按保护价收购,一年下来,仅养兔这一项,每个贫困户可增收3000多元。
电商扶贫是郭屯镇脱贫攻坚的一大亮点。该返乡创业青年郑洪增在全镇设立3个服装加工厂,直接带动140名妇女就业。他还通过开淘宝店销售童装,成为全市十大电商创业能手,今年年初,他获得了5万元的“县长创业奖”。在他的带动下,村里30多名青年纷纷“触电”,除了在网上经营郑洪增的童装外,还经营五谷杂粮等郓城地方特产。2016年,该镇将培训300多名电商人员,通过互联网+,让更多人摘掉“穷帽子”。
为使贫困户从精神上脱贫,郭屯镇拿出10万元设立了“镇长创业奖励基金”。凡在2016年内,做电商年交易额在50万元以上的贫困人口,一次性奖励5000元,创办企业的贫困人口,吸收30人以上就业的奖励1万元。
据了解,郭屯镇通过精准识别和“回头看”,筛选出了贫困户2361户,贫困人口5163人。2015年,该镇通过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使1325个贫困户、3030个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郭屯镇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精准扶贫示范乡镇。
面对2016年脱贫计划,郭屯镇党委书记王志浩早已未雨绸缪:“我们实行镇村干部包保责任制、充分利用‘第一书记’扶贫项目、科学利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提供培训、帮助贷款、介绍工作,送低保入户,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