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曝光的“食速达餐厅”厨房卫生条件极差。
央视截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外卖订餐网站,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各色美食。但是谁又知道订餐网站上一张张绚丽多彩的美食照片,它们的真实性又有几分呢?近日,央视记者对外卖网站饿了么进行了暗访。
虚构地址,居民楼小店月销近两千单
记者应聘为“饿了么”配送员后,不久便接到名为“速客美食”的配送订单。商家上传的照片显示店面宽敞明亮,灶具规整洁净,登记地址是北京朝阳区建国路93号院万达广场9号楼B2层。然而,记者取餐时,却在店主电话指引下,七拐八拐来到了通州区杨庄小区一栋居民楼。
地址不仅变了,这个隐藏在居民楼一层的一居室里的店铺,与网上明亮的店铺照片竟然完全不一样。 饿了么网上另一家名为“大众家常菜”的店,登记地址是北京市通州区翠屏北里21号楼,但实际地址却是西小马庄园小区,而且门面与网上上传的照片完全不一样,店面虽然不起眼,但单月网络销量却高达1815单。
不仅虚构地址,实体照片也伪造。“饿了么”网站显示的“食速达”商家,菜品色泽艳丽,灶具洁净透亮。而实体店厨房昏暗狭小,到处是黑乎乎的油渍,老板娘刚刚从外面买来的火腿肠,用牙咬开外包装就直接分切配到炒饭中。另一家名叫“宏伟餐厅”的店铺,灶台布满油渍,菜品出锅时,厨师将手指伸进锅里蘸出汤汁,伸进嘴里尝味道,感觉滋味不够好,又将菜品倒回锅里再次翻炒。
一个厨房生产5家店的所有食品
记者调查发现,饿了么还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而在通州北苑地区,还有一个“饿了么”五店合一食品加工点。这五个店登记地址各不相同,却都很模糊,均没有上传实体店照片,但都登上了方便客户搜索的首页。
配送团队负责人道出了这五家店的秘密,这五家店网售的所有外卖食品竟然全部出自于一个十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面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加工食品,一天供应400多单。原来,商铺外间有两个大大的冰柜,里面是事先加工好的一份份塑料包装的冻菜。有人订餐,厨房工作人员就从冰柜里取出相应的品种,然后拿到后面的厨房,放进一个大电热水锅里加热。电热锅无法解冻的,就放进操作台上面的微波炉里。冻菜解冻化开后,再装进饭盒。之后配送员用印有饿了么字样的塑料袋包好,就配送给了订餐客户。
在这家店铺里的墙上贴着几张证照的复印件,但该店并没有餐饮服务许可。
无实体无证照也能分分钟开店
按照饿了么网上公布的流程,注册开店只需三步:提交开店申请,通过资质审核,上线营业。记者提交了在河北燕郊开店的申请。第二天便接到了“饿了么”燕郊地区负责审核的经理的电话。约见后,该经理说,在燕郊申请开店,可以没有实体店,甚至不需要提供任何证照。“说白了就跟黑店似的,我也可以帮你。”
记者随便想了一个“随便美食”的店名,这位经理便主动帮记者填写了网上店名、地址、商家电话等简单信息,并告知给饿了么客服。随后,记者接到饿了么客服人员打来的核实电话,只询问了商家注册的电话号码,并没有核查证照、地址等相关信息,就确认餐厅新建成功。
大约等了五分钟,记者申请的店铺已经上线,能通过商家客户端搜索到,饿了么燕郊城市经理说,“你的店什么都是空的,开店信息里面传几个照片,从网上找一个你觉得OK的就行。”
没过多久,经过一番装扮的一个名为“随便美食”的店面,就成为“饿了么”订餐平台上的一员,甚至很快接到了订单。 据央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