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WIFi别乱连盗你隐私没商量
2016年03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使用公共免费WIFI要当心了,你的一切隐私可能瞬间就会被盗取。
  央视3·15晚会现场做了个试验。现场观众的手机连上WIFI,然后打开自己常用的一两个消费类APP,比如打车、订餐、购物的APP,浏览一下过去下的订单和消费记录。
  令人惊讶的是,现场的大屏幕上各种地址、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都显示了出来。
  现场随机抽取的观众验证了这些信息的准确性,结果无论是订餐、订电影票、打车软件,还是购物软件,你消费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WIFI被看到。截取这些信息进行组合,一个人衣食住行的生活习惯甚至个人隐私,都可能被不法分子一点一点摸透。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称,互动过程中发生的信息泄露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因为无线网络登录加密的等级较低,或者路由器本身就存在安全漏洞,很容易被黑客入侵,截获无线路由器所传输的数据。另外一个是因为手机上有些软件没有按工信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信息数据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使得黑客能从所截获的数据中提取到用户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
  那么,消费者使用手机软件的时候,怎么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呢?
  卢卫表示,我们常用金融支付类和社交即时通讯类软件,都在转账、支付、还款等关键环节对账号、密码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但消费者还是应该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比如设置复杂度较高的登录密码,在官网或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APP。   
           据央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