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路墩是“护路神”还是“拦路虎”?
八成村庄安放为护路,时不时挡住消防车
2016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车辆通过时,周围空隙不是很大。
   文/片 本报记者 李云云  
  在入村公路上安放两个石墩成了商河不少农村的“装备”,记者走访发现,商河近八成的村庄都有护路石墩。整修公路费用太高,村民认为拦路石墩是入村公路的守护神。遇到紧急情况后,消防车辆难以通行以及不断出现的交通事故,使不少人开始觉得这“守护神”专坑自家人。拦路石墩是留还是撤,成了不少村庄面临的新问题。
十个村八个有护路石墩, 有的村还不止一处 
  今年春节期间,龙桑寺镇袁家村的刘女士独自驾车走亲戚,她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一路上开车的心情。她说:“作为一个新手,每当进村碰见村口的石墩时,我心里就发憷,生怕把自己的车给刮了。”据她描述,她要去沙河乡北徐家村走亲戚,途中经过李家、刘集、长庄等多个村庄,一路下来,刘女士发现大大小小的石墩有七八处之多。 
  随后,记者走访了商河县的多个村庄,发现刘女士口中那样的石墩比比皆是。在长庄村的村口,记者看到司机驾驶一辆北京现代小心翼翼驶过,车辆通过石墩时两边的空隙也就20厘米左右,车辆经过后随即加速离开。随后经过的一辆大众就没有那么“幸运”,司机一次性没有成功经过,将车辆往后倒了十米左右重新通过才算完事。 
  司机李女士无奈地说:“我技术不太好,就怕过这个,偏偏现在几乎每个村都有墩子,有的还不止一个。”就拿长庄村来说,村入口一个,村主街之前一个,在北面与沙河公路相接的桥上又有一个,不到三里的路程,就设有三处石墩。李女士告诉记者,还有不少村庄,在村里每一个主街上都有石墩,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都避免不了经过石墩。 

村里公路维修费用太高, 拦路石墩是“护路神” 
  车技不太好的李女士每次经过石墩都要费不少劲,但是她对于安放石墩表示理解。李女士表示每个村安放石墩主要是为了防止大型货车进出,像小轿车、双排货车等小型车辆通过没有问题。李女士说:“村里安放这个也是为了保护村里的路,村里要修一次路太难了。” 
  刘集村早前没有护路石墩,护路石墩是在316省道维修期间放置的。村民刘先生说:“316修道封道,一些大型车辆就会进村里绕路,村里公路不能满足大型货车的承重,我们就安放了石墩,不然路就轧坏了。” 
  316省道修路期间,通过孙集的不少村庄进入商河不仅是龙桑寺、沙河、韩庙等乡镇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往惠民滨州等车辆的首选。原本需要经过省道316的运输任务部分转移到孙集的很多村庄,结果修路期间,孙集镇的不少路面和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孙集镇刘先生说:“村里的路主要是为了方面村里人进出用的,考虑到其间没有较大的运输任务,道路结构材质等不能和省道相比,这样大车多了路就容易损坏。” 
  据了解,根据“县路县管,乡路乡管,村路村管”的原则,村里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都由村里自己负责。一旦村里公路出现损坏,需要村里集资维修。赵奎元村的王先生说:“村里要想修公路少说也得十来万,平均到二三百人头上,每家每户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村里人安放石墩也是为了自己的腰包打算。” 

石墩限宽消防车难通过, 护路石墩成了“拦路虎” 
  村里公路安放护路石墩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村级公路,限制进村车辆的载重和宽度,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这村级公路的“守护神”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拦路虎”。 
  今年2月份,白桥镇村民李先生家西侧厂房着火,随后李先生拨打119报警。在村东侧十字街位置,设置了车辆通行的限宽障碍,导致消防车辆无法及时进入救火,致使自己家的几只羊被烧死,厂房被烧毁,损失在10000元左右。路障是村里自己设置,外加没有保险,李先生只能“认栽”,在他眼中,公路守护神就成了“大坑”,这下子坑了自家人。 
  除了火灾这样特殊情况外,护路石墩也成了不少交通事故的“导火索”。村民翟先生曾经经过殷巷镇的一个村庄,由于路况不熟,晚上行车经过时,车辆直接撞在了拦路石墩上,车辆的前护栏当场报废。翟先生说:“稍不留神,这石墩就容易出事。” 
  据翟先生讲,他的一个朋友骑摩托车回家时,不小心撞在了石墩上,肋骨骨折,在床上躺了两个月。翟先生说:“过石墩可千万要小心,要是没有这石墩,不少司机开车就轻松多了。” 

石墩拆不拆村民陷两难, 市民支招安装可移动路障
  有人觉得石墩是村里公路的“守护神”,有人觉得是车辆通行的“拦路虎”,到底护路石墩该何去何从? 
  记者调查发现,近七成的村民不同意撤销路障,其中除了防护村级公路外,有市民认为“拦路石墩可以降低车辆入村速度,有利于全村人民安全”。沙河乡马女士提到,进村车辆在通过护路石墩时,会提前减速,司机会提高注意力,这样一来,司机在进入村庄时行驶比较安全。马女士说:“现在很多小孩都在村里玩耍,时不时会跑出来,车辆速度太快,刹不住车,多危险啊!” 
  市民陈先生认为村里安放石墩和小区安放道闸一样,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陈先生说:“农村没有统一的物业管理,更不能随时安排专业人员看路,管理方式简单粗放,小区可以用蓝牙进出,人家为啥不能用石墩子来维护村里的公路。”
  眼下,农村车辆越来越多,商河每年新增车辆一万多辆,农村车辆能占到一半以上。车多了,新手司机也多了,对很多技术不是熟练的司机来讲,这石墩还真是个“难事”。村民赵先生说:“这东西留着麻烦,拆了也不行,确实难办。” 
  家住豪门又一城的李女士建议可以在村里主要干道上安装可移动路障,类似于小区大门口那种可移动的路障。李女士告诉记者,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城郊或是农村都采用了结构简单、可速拆、可移动的路障,也不用设值守人员。李女士说:“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最短时间里全部拆掉,不影响救火效率,比较方便实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