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销售误导银行要进行录像、录音
买理财将标配“双录”
2016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理财产品“双录”将成为标配。以后老百姓在商业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要进行录像、录音。近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2016年年底之前,要求主要的、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要全面推行理财产品“双录”,这将加强银行投资产品的全过程管理,更好地治理销售误导问题,也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2015年银监会已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等省市开展了“双录”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今年年底前,银监会要求主要的、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要全面推开理财产品“双录”。
  所谓理财产品“双录”,即对高风险理财产品、其他代销产品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同步监控。尚福林表示,除部分确实有实施困难的农合机构、村镇银行等小型机构外,其他开展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均应实现自有理财产品与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
  在此前的“双录”试点地区,当地银监局会要求银行制定录音录像标准,标准一般必须涵盖6个要素,即产品名称、编号、期限等关键要素,产品主要风险,产品匹配度,客户权益须知,客户对上述内容的确认语句,以及销售人员的销售合规承诺。
  近年来,老百姓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存款变保险、理财变保险、银行工作人员宣称低风险实际售卖高风险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市民在银行工作人员指导下购买了信托产品,结果无法兑付,最后才发现该款产品并不是银行产品或者银行代销产品,而是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产品,出现“飞单”情况。银行的工作人员获得了高额佣金提成,而投资者“血本无归”。
  尚福林称,“双录”可以加强银行投资产品的全过程管理,更好地治理销售误导问题,也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销售人员按照程序、规定介绍银行的理财产品,消费者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产品特性,知晓自己对于该产品享有的权利,应该承担哪些风险,如果发生纠纷,也有了处理的相应依据。
  此外,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推行理财产品“双录”的地区,“飞单”等投诉率的确有所降低,有利于遏制理财变保险、银行工作人员宣称低风险实际售卖高风险产品的现象。     (余雪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