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吸负氧离子多去公园湿地
四个监测站点试运行半年,覆盖四大类区域
2016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第一海水浴场设有负氧离子监测站点。 吕璐 摄
     本报3月23日讯(记者 吕璐) 负氧离子能清新空气,让人感到身心愉悦,俗称空气中的“维生素”。在青岛,气象部门在沿海、森林、居民区、湿地分别建设了负氧离子监测点。如今四个点位试运行近半年,数据显示,岛城森林和湿地的负氧离子量最高,居民区内负氧离子量最低。
  在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西边的一处凉亭顶部,建有一个监测仪器,外观看上去像是一个小盒子,上面还连着像天线一样的装置。该仪器能自动监测到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每分钟都将这一分钟内计算的平均浓度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自动传到青岛市气象局。
  青岛市气象局气象探测保障中心副主任冉建新介绍,4个负氧离子监测站点分别位于第一海水浴场、中山公园、居民区内,还有胶州湾北面大沽河湿地。“选择这四个环境不同的点位,监测不同类型区域大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变化情况。”冉建新介绍,监测站从去年10月设立,至今运行已经近半年。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分析,代表森林类型的中山公园点位负氧离子浓度较高,其次是湿地、海边,居民区内负氧离子较低。此外,秋季几个点位的负氧离子浓度比冬季要高。
  青岛市将开展不同时空尺度、海岸、山林、绿地等不同下垫面、不同天气过程、不同季节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研究,实现从大气负氧离子浓度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的全部自动化、智能化,实时掌握空气质量,为青岛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城市环境提供气象数据。”今后的气候评估可能会用到这些资料,目前以获取数据为主,等到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会着手分析。“冉建新介绍,这些数据可以为城市规划等方面提供指导,未来会开展相关研究项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