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实践中的创新!滴滴广州“领跑者商业策划比赛”圆满落幕
2016年3月25日 16时37分42秒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期,历时三个月的滴滴出行“领跑者商业策划比赛”圆满落下了帷幕。

  

  本次活动共计吸引了广州十余所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近百支队伍参加,最终来自华工大学的先锋派、CarSharing、ENS三支团队强势包揽了赛事的前三名!

  创业、创新风吹遍神州大地

  去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在这股“风潮”之下,高校内创新、创业教育毫无疑问成为了最为热门的话题,不少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有的甚至设立了创业学院、创业园。

  在此大背景下,滴滴出行通过“结合自身业务的商业策划”这一带有极为浓郁实战意味的活动,不仅贴合了当下大学生对于创业、创新的热情,还为他们带来难得的实战机会,这也是本次活动能够获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离成熟理论体系的形成尚需时日。虽然当下社会大环境对于学生群体的支持不断加大,但是高校学子依然缺少真正接触商业实战的机会。部分商业性质的实战类活动,又由于主题设置或是太过死板,不能给予学子足够的创新空间,或是过于追求创新,而忽略了实战。小编发现,此次活动中评委的评判标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创新的同时,更加关注方案的可行性,而这一点很好的抓住了现如今高校商业实战活动中的痛点!

  实战中的创新更有意义

  我们看到,此次“领跑者商业策划比赛”中,滴滴出行设置的题目极为讲究。本次活动要求高校学子们以滴滴快车拼车业务、滴滴专车接送机、滴滴全民优惠计划三项业务为主题(三选一),以塑造滴滴的品牌形象、促进滴滴品牌深度传播为主要目标,结合企业文化、社会热点、环境保护等内容,撰写商业策划书。

  整个活动主题三选一,全部都是滴滴出行最为核心的业务板块,并且给予了参赛选手极大的施展空间。可以说,倘若活动中参赛团队的策划方案十分优秀,那么完全可以直接用于滴滴出行,这种完全实战的活动内容一经推出便完全激活了广州地区的各大高校学子的热情!

  

  作品剪影

  针对本次活动前三名的采访中,小编发现三支团队都着重谈到这次活动的主旨,即:看重创新更看重可行性。他们认为这次活动的主题颇具难度,对他们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这次活动又与他们以往参加过的类似活动不同,因为他们的策划方案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必须可以作为实际商业使用的,这样的参与感让他们提前感受到了真正的商业文化气息。

  本次大赛的冠军团队先锋队队员认为,本次活动是一次综合性的新挑战,过程中他们问自己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可以吗”。他们觉得创意点是最难的部分,而比创意更难的则是如何将创意和实践相结合;CarSharing团队队员显得非常沉稳,他们认为整个活动产生的宣传效果、创意收集对于活动主办方非常有益,而活动提供的实战机会让他们提前获得了珍贵的实践经验,是一次双赢的活动;ENS团队队员谈到:“拿到策划主题的时候,我们讨论了很久,并且出现了很多分歧。这样的活动我们认为是对团队合作的考验”。

  此外,本次活动的奖励机制也颇具吸引力。活动前三名的奖励分为三部分,即:“奖金”+“荣誉证书”+“广州滴滴实习优先推荐名额”。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获奖团队能够获得物质上的奖励,又可以获得精神上的鼓励,并且还可以获得滴滴出行这样当下风头最劲企业珍贵的实习优先推荐名额,不得不说是一种非常大的诱惑!

  一家拥有社会责任的企业

  滴滴出行成立于2012年,短短数年之间便成为一家估值百亿美元的重量级企业,也是当下最为热门的移动出行领域的领导企业。作为一家享誉全国的知名企业,滴滴出行一直都在主动肩负起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无论是倡导绿色出行、关爱弱势群体等呼吁,还是持续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滴滴出行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最具社会责任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卢麟在2015年第二届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说谈到:“互联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路径,企业建立健全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也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一种体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