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业也有品 贫困户翻了身
曹县探索企业带动、电商扶贫等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
2016年03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袁窑村靠企业带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让村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桃梨花朵朵开,吸引了众多游客。
     文/片 本报记者 周千清
    位于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的曹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62万(2013年),目前该县省系统内有贫困人口59550户、142324人,579个贫困村。该县结合实际制订了脱贫措施,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企业带动、土地流转、电商扶贫等精准脱贫新模式、新方法,有效解决了“在家门口怎样实现脱贫致富”难题。

镜头一:“一村一品”发展好 菌袋袋里有“元宝”
    三月春风拂柳,盎然春意绽放在菏泽的每一个角落。初春的勃勃生机,引得菏泽市民走出家门踏春赏景。不过这大好春光对曹县青堌集镇班庄村的王际苍来说,都无法与他5个大棚里堆满的木耳菌袋相媲美。
  王际苍说,2014年在菏泽市扶贫的大潮中,他得到政府支持,与木耳技术结缘,“在政府的帮助下,我学习了技术,贷款盖了两个大棚。”王际苍说,如果不是扶贫的春风,他们的三口之家,还在贫困的泥沼中挣扎。
  “我的爱人有病,股骨头坏死,不能出力干活,平时还要靠药物支撑。”因为妻子身体不好,王际苍只能在附近的一家工艺品厂打工,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家庭,“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用于妻子治疗、孩子上学,都得省着用。”王际苍家里清贫的情况,班庄行政村村支书韩涛印象深刻,“几间瓦房什么都没有,家里很穷。”韩涛说,后来搭上扶贫列车,王际苍不但脱了贫,还带动了村里留守妇女就业。
  韩涛说,班庄行政村全村共有244户,953人,贫困户70户,贫困人口170人,是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村。目前,省“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组建了木耳合作社,实行统一落实资金、统一规划场地、统一购进菌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进行销售,现已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0万作为扶持村民发展木耳大棚保障。
  目前,全村木耳大棚发展到122个,大棚种植户53户,从事木耳产业人员384人,其中贫困户种植木耳大棚27户102人,年人均收入7940元;像王际苍一样,以生产经营场所入股的贫困户4户,年收益20000余元。
  除此之外,为降低种植大棚木耳的成本,村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制作菌种袋技术,统一由村内留守妇女自制菌种袋,仅此一项,每个大棚可降低成本400元。留守妇女通过制作菌种袋,每天可增加收入60元,村合理安排本村贫困户为大棚务工,60至70多岁的老人均有活干,人均每天收入50元。
  依托木耳合作社,仅2015年,村里就支出劳务报酬78万元,35户贫困户、130人实现脱贫。
镜头二:唐庄村里桃花鲜 桃花绘就脱贫线
    王际苍在木耳大棚里等着属于他们村的“春天”,青堌集镇唐庄村的张秀兰,则在桃梨花海中迎接丰收的硕果。
  “俺家有五六亩桃园,俺们这基本上家家都有自己的桃园。”张秀兰说着,边将手中的樱桃树枝修建了。这些从外地引进的大樱桃树苗已经落地,张秀兰和其他赋闲在家的妇女们,正在修剪树枝挣些零花钱。
  大樱桃树苗尚未抽青,桃梨花已经缀满枝头,虽然还没有迎来盛花期,但是从周边赶来踏青的游客,已经把果园旁的小路占满了。即便唐庄村的旅游业尚未成熟,但是专业化发展的农业已经让这个行政村远近闻名。
  其实,唐庄行政村选择的就是发展林果种植,欲走出一条生态旅游推进扶贫攻坚的持续发展之路。
  唐庄行政村村支书王金元介绍,在精准扶贫的春潮中,他们村坚持了“农业反哺旅游,旅游引领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通过因地制宜建果园,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推进扶贫攻坚的持续发展之路。
  如今该村成立了唐庄林果种植合作社,全村320户现发展梨园面积200亩、优质桃园2000亩、葛花菜300亩、樱桃和其它优质杂果500亩。其中,贫困户种植梨树13户、面积10亩,种植桃树37户、面积90亩,种植葛花菜5户、面积15亩、种植樱桃和其它优质杂果18户、面积50亩。
  同时,该村完成土地流转460亩,其中涉及贫困户17户土地流转55亩,亩租赁收入1200元。围绕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家庭宾馆,为四方游客提供吃、住等消费性服务,促进增收脱贫。全村已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家庭宾馆7家,三星级农家乐3家,其中帮扶贫困户发展3家。
  不但如此,唐庄优质果品生产基地结合当代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渐成时尚的发展趋势,成为农村经济开发的新亮点,辐射带动了整个优势生态园区的建设。

镜头三:村里农产再加工 门口就能把钱挣
    曹县青堌集镇俩行政村通过发展“一品”“一业”的特色农业,助力贫困户脱贫。曹县仵楼镇袁窑村则走出了一企业带动的脱贫路。
  贫困户张广亮就受益于村里“第一书记”张殿起引进的半成品辣椒加工基地。“现在挣得多的时候一天一百多块钱。”在袁窑村半成品辣椒加工基地,张广亮正和村里200余位留守人员晒辣椒、摘辣椒蒂。
  张广亮告诉记者,他身体不好,加上快60岁的年龄,没有办法出去务工,在村里引进半成品辣椒加工基地之前,他一直赋闲在家,“家里穷,但是自己没法挣钱。”半成品辣椒加工基地落地袁窑村之后,张广亮和村里和他情况差不多的留守人员一起,在家门口挣到钱,脱掉了贫困的帽子。“还能看孙子,还能挣钱,两不耽误。”4岁儿童张一凡的奶奶一边摘辣椒蒂一边说。
  省“第一书记”张殿起说,以前袁窑村基础设施差,生产结构单一,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村里一大片荒林,我站在路边十分发愁。”他说,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他多次考察后,一鼓作气退荒林还良田1600亩,成立袁窑三原专业种植合作社。2015年春季,种植辣椒、红薯,秋季种植元葱。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体种植,村民带地入股;一种是村民自种,合作社提供技术和农资服务。从而解决了有地无劳动力、村集体无收入、亩产效益低和村民脱贫问题。
  辣椒、红薯喜获丰收。在村民的提议下,村“两委”、党员干部一致同意,出资5万元到武汉购置粉条加工设备,并注册商标,建立村办企业。目前已投入生产,并成功出售。
  农产品再加工的脱贫路上,村民两季作物净增值566万元,每亩多增收3200多元,户均多收入1万多元,人均多增收2070元,村集体收入预计30万元左右。
镜头四:村里成立合作社 种植蔬菜把家发
    与袁窑村后期种植蔬菜不同,梁堤头镇祝口村紧邻黄河故道,一直有种蔬菜的传统,多年前就以温室香椿享誉周边地区。但是经营多年,以户为单位的蔬菜种植模式逐渐暴露出自身弱点,产业分散,形不成规模效益,产品附加值低,产销脱节等因素一直困扰着祝口村的发展,限制了农民进一步增收。
  后来祝口村两委组织曾在北京、上海等地从事蔬菜种植业的回乡务工人员成立了祝口村济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分散种植户入社,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通过多方努力,祝口村通过土地入股,土地租赁等形式,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合作社集中,建立了约1000余亩的蔬菜种植基地。组织成立了“祝口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依托蔬菜种植发家致富之路。
  2015年,祝口村济林合作社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畅销全国各大超市。近年来,祝口村通过加快蔬菜品种升级换代,壮大村级优质蔬菜种苗基地,在全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等措施,使村内蔬菜大棚每亩增收2.5万到3万元,棚均收入8万到10万元,合作社蔬菜示范种植基地更是达到棚均收入14万元。
  乘着精准脱贫的东风,祝口村村民王广民辞了窑场工作,也承包了蔬菜大棚,“我老伴有病,靠我自己挣钱养家,根本不够花。”贫困户王广民说承包蔬菜大棚之后,他每个大棚纯利润两万多,比以往收入增加了一倍还要多。
  祝口村村支书张勇告诉记者,像王广民一样,村里还有十余位贫困户通过精准扶贫的帮助,自己承包了蔬菜大棚。目前祝口村已有蔬菜大棚41个,另有十个简易大棚已经开始建造。自己承包、在门口的大棚里务工,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