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学当天气预报小主播。
本报3月30日讯(记者 李孟霏 陈乃彰) 风雨雷电冰,这些气象都是怎么形成呢?天气预报员又是通过什么来播报气象信息的呢?3月26日,百余名齐鲁晚报小记者来到威海市气象局,零距离接触气象科学。在气象局,小记者们观看影片后,不仅参观了“神秘”的气象设施,向气象专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还亲身体验了气象播报员的工作,过了一把“气象瘾”。
26日上午,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先是把小记者们带到了一个摆满各种仪器设备的大房间———气象应急指挥中心。“我们就是在这里汇总各方面传来的气象信息,并发布出去的。”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为小记者们播放介绍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幻灯片。“天气预报制作分为四个步骤,工作人员首先要通过温度计、湿度计、气象卫星等工具观测天气,并将这些数据制成天气图,各种天气信息经过充分分析后,就可向外界发布了。”
简单介绍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后,工作人员又把小记者们带到气象局的室外观测场。在观测场,蒿泊小学的的刘彦宏拿出自己的笔和本子认真的记下每一个参观的环节,在看到一个方型箱式的设备后,她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猜到这个箱子的作用,很快,在气象专家的指导下,他才知道,这个箱子是用来测量温度和湿度的,叫做百叶箱,其面积和距离地面的高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在了解了基本的信息后,为了让小记者们多一份体验感,工作人员安排小记者们来到了气象播报体验厅。
经过投影仪、电视、蓝色背景墙等设备,小记者们亲身体验了气象播报员的工作,过了一把“气象瘾”。
“环翠区多云转晴,文登多云、东风八到九级……”小记者潘俊伊自言自语说。而有了这份体验,潘俊伊的妈妈也更受益匪浅,“我也就知道气象背后的那些秘密了,跟着小记者体验,家长们也学到了知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