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为证:不锈钢电水壶可以用
针对网上的致病传言,疾控部门用44个电水壶做实验予以回击
2016年04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疾控中心对采集的水样经过电热水壶加热后进行检测。
     “高锰不锈钢制成的电热水壶烧水后,水中含有金属锰,人饮用后容易致病”。近日,微信朋友圈里热传这样的信息。这信息可靠吗?近日,青岛市崂山区疾控中心做了比较实验,3月31日对外发布实验数据,结果显示:44个电水壶分别测试原水、热水和隔夜水,7种金属含量无明显变化。 

文/片 本报记者 陈之焕 通讯员 薛晓鸣       
实验随机抽取 不同价位电热水壶和各种水样 
  3月30日,崂山区疾控中心在崂山区随机选了30户居民,从他们家中采集水样,涵盖有自来水、桶装水等,并抽取了他们的不锈钢电水壶。此外,疾控中心还在市面上购买了14个新不锈钢电水壶做检测,这些电水壶的价格在30元—200元不等。 
  “测试时,我们对市面新购的不锈钢电热水壶,用温水加中性洗涤剂洗涤3次,再用生活饮用水冲洗3遍,最后用纯水冲洗干净后备检。正在使用的不锈钢电热水壶不做特殊处理。”崂山区疾控中心主任林思夏介绍,根据居民的喝水习惯,疾控中心分别抽取了原水、加热后的水和放置在电水壶中12小时的水做检测,每一个电水壶都要分别做这样三种检测。 
  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测试时,首先取未加热的生活饮用水1升倒进一洁净玻璃容器(1号)内备检;其次,在准备好的电热水壶中加入待煮沸饮用的生活饮用水至MAX线,通电煮沸,待稍凉后(约60℃)转移至洁净玻璃容器(2号);另外,在电热水壶中加入待煮沸饮用的生活饮用水至MAX线,通电煮沸,放置过夜(12小时)后,转移至洁净玻璃容器(3号)。
结果显示电热水壶加热后 金属含量几乎没变化
  除了检测锰外,3月31日,崂山区疾控中心又增加了铁、锌、铅、镉、铬(六价)、镍在电热水壶加热后水中的变化检测,并举行了社会开放活动,发布实验数据,展示实验方法,为辖区居民解惑答疑。  检测实验现场,技术人员取样后,在疾控中心的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一体机展开测试,每一个元素需要3分钟才能自动出具数据。经检测,不管是用何种品牌何种价位的不锈钢电热水壶,水样在经煮沸前、煮沸后及煮沸并在壶中放置12小时后,7种检测金属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 
  “我们一共采集了1242个数据,从中看出,包括锰在内的水中的7种金属元素经过电热水壶烧开后,其含量的变化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崂山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称,居民没有必要对电热水壶加热后水中锰超标产生恐慌心理。尽管如此,技术人员仍建议从电器安全、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考虑,市民需购买合格产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