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三区三圈”专题报道(八)
三项平安建设维护辖区稳定
2016年04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民警检查校园安全登记册。
     2016年以来,崮山派出所紧紧围绕长清公安分局工作思路,紧密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辖区管理模式,以平安校园、平安社会、平安家园建设为着力点,主动服务、齐抓共管、力求实效,保证辖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强化“三防”举措,打造平安校园
  加强人防建设。为强化校园内部安保,崮山所按照《保安管理服务条例》相关规定,为辖区各所学校增加安全保卫人员,由民警统一指导培训后持证上岗。各所学校必须配备专职门岗值班人员,确保24小时在岗在位,严禁未经许可人员进入校园,严防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被带入校园。
  加强物防建设。崮云湖街道办事处出资两万多元,为辖区3所学校、1所幼儿园配备钢叉、盾牌、橡胶棒等8种安全防爆防护器械。在各所学校周边设置家长等候区域,增设隔离栏等硬质防冲撞设施。今年3月,崮山所联合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开展防暴反恐演练,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技防建设。崮山所积极推进校园技防系统与市公安局“一网控”平台监控系统的联网工作,指导辖区学校加强校内重要区域监控系统建设,落实专人值守,加强实时监控、网上巡查。今年以来,崮山所督导辖区学校投入资金累计100多万元,增设、更换监控探头196个,为校园技防建设提供支撑。

推进警务前移,建设平安社会
  科学规划巡逻模式。根据辖区发案实际,崮山所实行“警力跟着警情走”的模式,白天将主要警力设置在街面、社区、群众当中,提高见警率,增强群众安全感;晚上将警力设置在案件高发区,反复巡查,震慑犯罪,压降发案。崮山所采用步巡与车巡相结合、明处巡逻与暗处蹲点相结合的方式,完善辖区治安防范网络,形成了强有力的巡逻模式。今年年初,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两名男子在未取得《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及未悬挂危险品标识的情况下,涉嫌非法运输危险物质,民警依法将两人行政拘留。
  完善驻村警务室建设。崮山所管辖区域以村居为主,根据农村警务工作需求,综合辖区11个行政村的人口密度、治安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崮山所在崮云湖街道及各村委的支持下,在每个行政村的村委都设立了便民警务室,实现对辖区村居的警务覆盖,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开展法制安全宣传。崮山所先后组织社区民警到辖区单位、村居开展法制安全讲座10余次,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的安全意识。结合真实案例,民警将电信(网络)诈骗、电动车被盗等高发案件的特征及防范要求,编制成通俗易懂的《安全常识宣传册》,向辖区群众发放。

狠抓社区建设,构建平安家园
  警力重心在社区。崮山所建立工作制度,规定社区民警每周下村居不得少于3天,定期走访群众15户以上,与暂住人口见面1次,到学校、单位、企业走访1次,随时掌握社区治安动态。民警须定期把每月的治安状况、多发性案件的作案特点和防范要求向辖区群众通报。
  信息网络在社区。崮山所建立了一支由村居干部、保洁员、单位内保、公共场所保安员等组成的社会面信息员队伍,与村居、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群防群治力量相互配合,实现情报搜集立体化,使民警能及时掌握街面治安动态,抓住破案时机。今年2月,民警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成功破获一起流窜盗窃家犬案件,抓获违法嫌疑人员两名。
  工作效果在社区。对于辖区内发生的案件,崮山所要求做到“三个不出社区”,即治安案件不出社区,一般纠纷不出社区,一般群体性事件不出社区。崮山所主动联合崮云湖街道司法所成立了矛盾化解流动队,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矛盾化解流动队充分利用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等部门人员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在化解矛盾纠纷时有针对性地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形成集司法调解、治安调解、民间调解于一体的矛盾化解机制。今年以来,民警在社区内查处治安案件18起,调解民事纠纷25起。
      (长清公安分局专项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