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市场顽疾,暗访体验来真的
全市集中整治农贸市场交易秩序,严查掺杂掺假等八大行为
2016年04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31日讯(记者 吕璐) 即日起,岛城启动农贸市场交易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掺杂掺假、缺斤少两等八大行为将是整治的重点,对查处的经营者依法从重处罚,情节恶劣的依法依规吊销营业执照。此外,岛城还将推行消费体验暗访机制,以普通消费者名义进行购物体验暗访。
  3月31日,记者从全市消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有关调度会上获悉,农贸市场交易秩序集中整治为期一个月,由青岛市工商局牵头对全市范围内的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整治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销售的商品过度包装,特别是水产品经营者利用称具欺客宰客、缺斤少两等八大不法行为。
  期间,岛城将在各农贸市场推行监管信息公示机制,在市场内醒目的位置悬挂监督提示牌、消费警示牌和监管公示栏。还将实施严管重罚清场退市机制,对缺斤短两、欺客宰客、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的经营者依法从重处罚,并纳入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情节恶劣的依法依规吊销营业执照。
  此外,还将推行消费体验暗访机制,由青岛市消保委等部门组织市场监管部门代表、消保委工作人员以及消费维权志愿者代表,针对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商品质量、环境卫生、公平交易、纠纷调解等方面,以普通消费者名义进行购物体验暗访,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整改。
  记者从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了解到,目前集贸市场监管职责整体移交到工商部门,各区市将在辖区内打造出1—2家标杆式集贸市场,确保完成新建和升级改造15处市区农贸市场的任务等。
足不出户办完注册手续
  3月30日,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召开,青岛市工商局党委书记孙海生作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报告。2016年,青岛市将开展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建立完善具有青岛特色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并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的广泛应用。
  据了解,青岛市全程电子登记改革试点位于高新区,将现行登记模式改变为主要由申请人网上申请、名称核准与设立登记同步进行、远程指导、网上核准、双向快递。截至目前,共实现全程网上登记试点企业7户。
  今年,青岛市还将放宽住所登记限制;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打造小微企业名录、“创业青岛”网络服务平台,推行“一站式”政策超市服务;着力打造5—10家标杆孵化机构;继续支持创客类企业简易注册;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惩戒机制;深入推进农资、中介、二手车、成品油等重点商品与服务监管;落实先行赔付等制度等。
本报记者 吕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