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宁:
坚守内心梦想,一路向“医”而行
2016年04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小心怀从医的梦想,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对梦想的追求和憧憬,让他在医学科研的路上坚持不懈。
  他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多一种疫苗和抗体药物,让患者在就医时多一种选择;他说,想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自己的学生都成为“好医生”。从治病救人,到教书育人,他的梦想一直向“医”而行。
  他是山东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王嘉宁,坚守内心梦想,一路为“医”坚持。
本报记者 高倩倩                          
  自小心怀从医志梦
  阳春三月,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的花都已争相开放,漫步其中,看着来来往往学子们的匆匆脚步,好像自己也回到了那些青春年少的时光。和王嘉宁约见在这样一个春日的上午,他从远处走来,洋溢着青春和热情,若不是他主动打招呼,记者还误以为他是学生呢。
  连日来,“劣质疫苗流入市场”的新闻炒得沸沸扬扬,让研究免疫学的王嘉宁在亲朋好友中“火了一把”,大家纷纷向他咨询关于免疫的问题,能用自己所学帮助他人,也圆了王嘉宁当初学医的初衷。
  1978年,王嘉宁出生在济宁,因为母亲是医生,他对医生最初的印象便是“受人尊重、有威望”,也在心里埋下了一颗从医的种子。1996年,王嘉宁通过严苛的高考顺利成为山东医科大学的一名医学生,开启医学生涯。与现在人们对大学生活轻松、惬意的印象不同,王嘉宁的大学生活却不是特别那么“舒服”,课程繁多又容不得半点马虎,他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上课,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也被排得满满当当,王嘉宁说“那时,母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大家都在埋头苦读,不学习反倒成了特例。”
  2001年,心怀着对医学科研的憧憬,王嘉宁报考研究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分子免疫学研究生,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刚入学时,听前辈们讲述他们激情燃烧的医学研究岁月,王嘉宁心潮澎湃,也期待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医学科技的进步做出贡献。“通过自己努力,让世界上多一种疫苗,多一种抗体,让患者在就医时多一种选择,多一份克服病痛的希望,这就是当时的梦想。”王嘉宁说。
毕业赴美搞科研
  研究生阶段的王嘉宁更加珍惜科研机会,几乎把所有时间都安排给了学习和科研,有时一周能在实验室待100多个小时。“那时的环境很单纯想得少,氛围很好,大家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学习上,也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一心搞科研。”王嘉宁说,自己读博士时住两人间的宿舍,因为舍友习惯早睡早起,而自己总是很晚才从实验室回到宿舍,两人都很少碰面,“并不是我自己多么努力,而是大家都在刻苦学习。”
  读博期间,王嘉宁的学术论文便在美国的专业杂志发表,并受到了当地业内专家的关注,博士毕业时,美国多位教授主动邀约,邀请他到美国继续深造。王嘉宁赴美进行博士后研究,先后在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和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开展基础医学研究。
  初到美国,王嘉宁被先进的软、硬件设施配备所震撼,又开始了只争朝夕、疯狂加班的科研生活。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科研资源,他在美国四年,甚至都没回国一次,“回国一次至少十几天,太耽误时间了。”
  只是,纯粹的科研探索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便具备了所有有利的科研条件,也不能确保结果一定如愿。没有人能预知未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古话在科研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王嘉宁对科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对将来的医学科研有了新的规划。
教学科研两头挑
  2010年,王嘉宁回国,可以从医、从教,也可以到制药企业搞科研,面临多种选择的他最终选择到高校教书这个“相对清贫”的职业。
  “去医院或去制药企业,听上去‘钱景’都更好一些,但我想把自己所学传授给更多人。”王嘉宁说,自己读了很多年书,也兜兜转转辗转去过很多地方,他更希望将自己所学所思传递播给更多人,影响更多年轻人,“虽然我没当医生,但我可以教我的学生去当医生。”
  刚走上教学岗位时,王嘉宁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虽不能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但备课确实是一件很费精力的事儿。”王嘉宁说,教师必须终身学习,课堂上不只要引经据典,联系经典教材,也要融入进最新的科研技术和成果,还要联系当下的社会热点,让课程跟上时代的进步。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思维都很活跃,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的信息或许比老师还要多,“老革命遇到新问题”。王嘉宁精心备课,用现代化的语言讲解相对枯燥的医学知识,也成了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对此,王嘉宁很有自信,“学生们还是挺喜欢我的。”  
  做好教育的同时,王嘉宁也没放弃科研,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还获得发明专利两项;研究成果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十五届抗癌治疗大会上荣获“SOMPS Poster Award”。
  王嘉宁把科研方向锁定在新药研发,包括新型抗肿瘤生物制剂、新型肿瘤示踪剂和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一旦研发成功,预期对抗肿瘤有很好的疗效。虽未直接从医治病救人,但他坚守科研和教育,同样也在圆当初的从医梦想志向。
坚持探索教育创新
  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耐得住寂寞,全神贯注,王嘉宁自小便是能集中注意力的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了他的新研究课题。
  王嘉宁说,做学问有三重驱动力,第一层是好奇心驱动力,这样的学生随时保有对事物和学问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学者和科学家;第二层是责任心驱动力,这样的学生会把科研学习和钻研当做实现自己理想的途径,尽心尽力尽责;第三层是功利心驱动力,听上去有些“贬义”,但若合理引导,让学生通过知识和努力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依靠正当的劳动做出业绩从而获取回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是很好的。多年的科研训练让王嘉宁练就了良好的统计学基础,也能在教学中合理设置对照,因材施教。
  在潜心科研的同时,王嘉建宁也在教育创新改革方面做着尝试。“学生多是90后、00后,在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上,我和他们肯定是有代沟的。”王嘉宁说,自己也在探索如何适应新的教育对象的新特点,用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这种客观变化。
  在教育资源稀缺有限的年代,大学高等教育更倾向于“精英教育”,随着教育资源的日渐丰富,教育更倾向于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顺应新时代的要求,王嘉宁也在探索“微课”模式,让学生在手机上就可以上大学。“简言之,就是把平时一节时长45分钟或一小时的课程,分割成十几分钟的小课程,并将授课内容通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在手机、电脑等网络移动平台上传播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高传播效率。”王嘉宁说,这样的授课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己也会在探索中尝试,尽全力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
潜心科研 教学互进
  或许是学医的缘故,王嘉宁在生活中也很注重健康,闲暇时光,他会去健身或去郊游,适当缓解工作中的压力。“校园环境相对单纯,除了教学就是科研,这也是健康生活的前提。”王嘉宁说。
  和王嘉宁聊天,是一件开心的事儿,除了医学方面的严谨,谈及历史、军事、经济、人文等方面也侃侃而谈。王嘉宁说,闲暇时光,他习惯读书,不管是专业方面的书籍,还是政治、军事、经济、人文甚至艺术方面的书籍,他都会涉猎。“老师就是教学生读书的,自己首先必须要多读书。”如今的王嘉宁没有了刚走上讲台时的青涩紧张,多了些从容和淡定,可他说,老师必须要跟上学生的脚步,“老革命也会遇到新问题”,必须坚持学习,才能适应新变化。
  王嘉宁说,老师和学生是教学互进的关系,他笑称自己是“老学究”,需要从学生身上补充“时尚”和“现代”的元素。除了专业课的教授,关于医德、关于梦想等,王嘉宁也言传身教,“一定要鼓励学生有梦想有追求,虽然很多人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以遭遇失败告终,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就可以推动文明进步,不能因为不确定结局就不敢尝试、不尽力而为。”王嘉宁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