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女医生,三个打算生二孩
女职工集中单位普遍遇到新难题
2016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医院走廊里满是排队做产检的孕妇,医院今年注定很忙。  本报记者 路伟 摄
     “生不生二孩”,对一些女性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对一些女性,只要有意愿且身体条件允许,生二孩不是难事,但是对于医生、护士等特殊职业的人群来说,她们还要考虑工作条件允不允许。
  本报记者 路伟      

三十多岁女医生
正是科室骨干 

  小张是泰安一家医院的医生,2015年底,进入医院第二年,她结婚了。正在享受新婚之喜的小张一天被科主任叫到办公室。“小张啊,科里的情况你也清楚,现在很多骨干都想要二孩,希望你能体谅一下,晚两年再要孩子。”科主任语重心长地说。 
  “科里多数是女医生,经过多年的培养,30岁至40岁的已经成为科里的骨干。女性过了35岁生育风险很大,高龄产妇要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很大压力。”科主任说,很无奈,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缓冲一下科里的用人压力。 
  不过,今年年初,小张怀孕了,得知这一消息后,科主任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送上了祝福。“年轻人的生育权我们不能剥夺,如果骨干要生二孩,科里只能再想其它方法。” 
  泰安另一家大医院一科室同样女医生占多数,“我们科里有五名女医生在30至40岁间,现在有生育二孩打算的就有三人。”这家医院的科主任说。 
四名骨干护士
打算生二孩

  除了医生岗位,护士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今年是猴年,目前彩超室需要提前一周预约检查,为了迎接生育高峰,去年科里又招了六名年轻护士。”泰城一家医院产科护士长说,经过多年的培养,科里骨干已经能独当一面,但是有四名骨干护士跟她说打算近期生育二孩。
  “年轻护士不如科里骨干成熟,今年活多了,又招了年轻护士,但工作压力还是没减轻呀!”护士长很无奈,“打算生育二孩的这几名护士已经超过30岁,如果再过几年生,风险太大了,对于她们的要求,我们商量后基本就同意了。”护士长说,如果四人怀孕,那么人员力量不足,几乎再次回到去年的状态。 
医护职位缺口
难以立即填补 

  泰安一医院医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生这个职业专业要求特别严格,不可能像其它职业一样,有了岗位空缺,马上有人补上来。 
  在医生生育二孩方面,医院不会剥夺其生育权,但是也要考虑科室人员工作安排,“每次开会我们都会强调这个问题,想生育二孩的人要提前说,给科室留下充分的时间协调工作。”医务处工作人员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