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忙时务农,闲时上班挣工资
“第一书记”李卫东着眼精准扶贫
2016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4月14日讯(记者 石念军) “今年要先把塑料袋加工厂建起来,让所有的贫困户都能到厂子里上班。”谈及自己挂职帮扶的南埠庄村,“第一书记”李卫东说,要继续着眼“精准”二字扶贫、谋致富。
  李卫东是省委政策研究室选派到临沂市平邑县丰阳镇南埠庄村挂职的“第一书记”。去年2月到村任职后,着力在精准扶贫、改善环境、解决特困家庭实际困难等方面破题攻坚,赢得认可与尊重。
  “贫困户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精准扶贫,才能如期脱贫。”南埠庄村共有468户、1205人,其中贫困户168户、491人,残疾家庭41户、49人。491名贫困群众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311人,占贫困人口的63%。李卫东说,“这些残疾人和老弱病残户,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帮助他们脱贫不能搞一刀切。”
  精准扶贫,贵在因人而宜。经过广泛走访、调研,李卫东与村两委干部研究制定了“分类扶贫、一类一策,精准到户、逐户脱贫”的扶贫原则。为此,协调资金35万元,帮助66户贫困户种植养殖;协调40多名贫困户到村纸箱厂上班,忙时务农,闲时上班,不出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上班挣钱。
  脱贫,更要致富。李卫东致力为群众创造好的致富环境。仅去年一年,这位初来乍到的“第一书记”,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各类扶贫资金300多万元、扶贫项目五个。困扰乡村多年的“吃水难”、“行路难”、“灌溉难”等系列问题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生产条件也大大提升。
  物质脱贫,不忘充实精神。协调县文广新局建起“农家书屋”,25000余册各类图书,让村民的闲暇有了更多选择;利用一事一议资金建起群众文化健身广场,每逢夜幕降临的时候,村民也像城里人一样跳起了健身舞。
  谈及今年,李卫东计划,再扶持贫困户发展50亩黄金冠桃树、50亩泽山一号葡萄,动员20户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太阳能发电,解决村东、村北400多亩地灌溉问题,建设一个500平方米的塑料袋加工厂,让所有的贫困户都能通过上班挣工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