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羊毛也被涮着吃了?”
日本校服涨价怪中国人吃羊肉,这一逻辑站不住脚
2016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日本一家商店里挂着待售的学生校服。(资料片)
     据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4月10日,日本《朝日新闻》用近3000字日文的篇幅报道了中国人大量吃羊肉导致日本学生校服涨价一事。
  这篇报道的逻辑链条大致是这样的:爱吃火锅的中国人“爆食”羊肉,导致进口羊肉量急剧增加——中国羊肉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农户因此改卖肉羊而非产毛用的羊——作为日本学生校服材料来源的毛用羊减少——日本校服因此涨价。然而,调查发现,上述逻辑链条中的多个环节存在漏洞。
  比如,日本校服只是部分由羊毛制成。在日本最大论坛2ch上有网民留言说:“BENCOUGAR(日本校服公司)制作的校服主要采用聚酯纤维;YAHVAN(日本校服公司)推出的校服为羊毛混纺。”另外,也有日本网民质疑,即便中国进口了大量羊肉,也不意味着羊毛产量就一定会下降,“难道羊毛也被涮着吃了?”
  《朝日新闻》这篇报道的标题是《羊肉爆食 制服涨价》,“羊肉爆食”后面还用一个黑箭头指着“制服涨价”,试图加深读者对中国人“爆食”羊肉是制服涨价直接和最大原因的认识。然而,这篇报道完全没有提及海外人工费等校服成本的提高,也没有提到日本物价正全面上涨的背景,更不提安倍经济学提倡的摆脱通缩,推动日元贬值,以及在2014年4月1日将消费税由5%提高到8%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在长篇大论后,报道只在最后轻描淡写地加了一句:“此外,日元贬值也产生了影响。”
  在日华人顾女士指出,3年来,日本物价涨得厉害,人工费也在涨。公司食堂的饭菜看似价格没涨,但量越来越少。例如鱼的个头越来越小,以前是一整条,后来切成3块卖,现在又缩小了近一半,相当于只有原来的六分之一大小。以前饭馆里的餐巾纸和牙签可以随意用,现在只有主动向店员索要才会提供餐巾纸和牙签,这显然是由物价上涨、成本增加导致的。以前1美元兑换不到80日元,而安倍当政后,汇率曾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120日元,这意味着进口货物需要支付更高成本。
  报道将校服涨价的责任推给中国,日本网民普遍不买账:“这是自民党制造的地狱,去死吧,自民党。”“这是托安倍的福。”“不要说谎,人们都认为这是由于摆脱通缩的措施而让价格上涨的。”“这得感谢安倍经济学。”“这只是由于安倍经济学的效果,在摆脱通缩吧。”“《朝日新闻》能不能认真点,这是由于安倍经济学导致物价上升而带来的滞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