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里路一天一来回,布鞋俩月穿坏了4双
香甜的草莓卖起来有点“涩”
2016年04月1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张朋招牌式的憨笑。
清晨3点钟,一些习惯熬夜的“夜猫子”可能刚刚入睡,远在仲宫的新鲜草莓已经踏上进城的征程。它们有的进入批发市场、超市或水果店;有的随主人的推车在大街小巷流转,走入千家万户。
家住仲宫东郭而村的张朋(化名)就是每天进城的一员。早出晚归的日子,他已度过2个月。其间酸甜苦辣都有,不过他还是那个家里的坚实顶梁柱,习惯憨厚一笑、知足常乐。
文/片 本报记者 肖龙凤 实习生 侯耀婕 王凯璇
结伴卖草莓,一个女婿一个岳父
张朋68岁的岳父刘健(化名),进城卖草莓已经8年。今年正月初十起,37岁的张朋正式成了岳父往返城区的伴儿,因为他打工时伤了手。
在这之前,张朋做装卸工。一次意外,让他的左手无名指和小指都失去了两截。出院后,张朋顾不得休养,就开始跟着岳父种草莓、卖草莓。
张朋家的20亩草莓,约六成被商贩以每斤约5元的价格收购。为了多挣点,剩下的草莓他自己进城卖,每斤可以卖到8元。春节后,早上三点多,他和岳父就各推着约120斤草莓出发了。
一路上,跟淡定的岳父不同,张朋总有些焦虑,他担心错过早上人多的时间,总是推着车快步走,有时候还会跑上一段。张朋满是期待,盼着当天能卖个好价钱。经过3个多小时跋涉,40多里地,张朋抵达山师附近的文化东路,岳父刘健去文化西路附近。
刚开始,张朋由于没经验,卖得慢,岳父卖完了再来帮着他卖,有一次卖完回到家都夜里10点多了。现在他熟练多了,一般下午两点就卖完了,最晚不超过4点,回到家也就五六点钟。
女顾客找上门,差点让他折了秤
有人嫌贵,有人嫌秤不准,甚至有人嫌草莓太大太甜……短短几十天,张朋见识了各种顾客,有的让他挺难受。一中年女子对张朋非常不满:“其他地方都5块钱一斤了,你怎么还卖7块?”
“我家的草莓更甜更香……”张朋急忙解释,挑了个大草莓递上前请女子品尝。
对这个举动,女子更生气了:“都没洗就让我吃,不脏吗?”
“这是我自家种的草莓,真的很甜的……”张朋尴尬地缩回手,小声解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才从你这花15块钱买的二斤二两草莓,回去一称怎么才一斤九两?你用的‘八两秤’你知道吗?” 这番话很快引来了路人驻足,张朋瞬间被怀疑的目光包围。张朋涨红了脸:“这要是‘八两秤’,我现在就折了它!”“那你折吧!”张朋舍不得秤,女顾客要回15块钱,扔下草莓,转身而去。
张朋陷入较长时间的沉默。不少顾客问能不能用支付宝,张朋用苹果手机,却不知道怎么用,好不容易注册了个支付宝账户,但如何把支付宝里的钱提到银行卡里,张朋还是一头雾水。
推着车,才更像自家种的
张朋的手上最近又添了新伤,这是做板车时留下的。电动三轮一来一回80多里路,电不够用。如果人力三轮顾客会认为草莓是批发来的,信不过。为了让人相信草莓是自家种的,张朋想来想去,只好辛苦一些,用板车。
张朋喜欢在人流量多的地方卖草莓,但这些路段往往也是城管管得严的地方,张朋总是站着。按照他的说法,不单是为了卖草莓,这样能及时发现城管,能撤离得更快些。
14日上午10点多,张朋推着车从经十路走到山师东路,一打眼发现两个卖桑葚摊贩中间有个空,他急忙过去。对这个位置,张朋满意得不得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样无论城管从哪头过来,肯定先查他们,我就有时间逃走啦!”说话间,他拿出马扎难得坐下一次。
此时板车停在了一家饭店门前,张朋抬头一看,激动地招呼记者:“你们搜搜看,这家店可是有WiFi的!”张朋手机的月流量很少,附近哪家店有WiFi信号,他都很快记住了。可惜没过多久,其中一个桑葚摊挪了地方,张朋瞬间又紧张起来。
回家路上,车轻心里也轻
跟岳父相比,张朋卖草莓并不那么锱铢必较,总是给顾客抹掉零头。同样一车120斤草莓,有时候比岳父要少卖100多块钱。
14日天热,张朋的草莓卖得不错,一点多就快卖光了,平时他会一路往回走,一路降价卖。这回他下了一番决心,想换个人多的地方再试试,一边走一边念叨:“多卖一块是一块。”
从清晨3点吃完早饭出门,算起来有10个小时没吃东西了。平常卖得慢,张朋一般是下午两点人流少的时候吃午饭,花费不超过15元。他习惯找个窗户边坐着,看到有人买草莓,就赶紧放下筷子出去。
回村路上可以走一段近道,省出半小时。忙碌了一天,张朋脚下轻快,心情也舒畅。他和岳父结伴回家,互相交流一天的见闻。
两个月下来,张朋进城约40天,除了有几天是搭弟弟的顺风车,粗略算起来,张朋卖草莓已经走了约3000里路,12元一双的布鞋穿坏了4双,现在脚上这一双,鞋底也快磨穿了。
世界呼啸而过,他们更信推车
在与刘健、张朋翁婿的接触中,二人一开始比较警惕、抵触,但长时间下来,他们慢慢敞开心扉,讲述起自己的故事,不再设防。虽然用着苹果手机,张朋对手机里的世界却比较茫然。不少人在网上、在朋友圈卖起各色水果的时候,张朋还在忧愁怎么把顾客转到支付宝里的钱提出来。
用脚步丈量进城的路,在早出晚归中一点一点积攒财富,他们保持着朴素的财富观念。“这世界变化太快,就像龙卷风”,但他们依然脚踩大地,白天劳动,夜里安眠,他们的存在感、幸福感、获得感,还是来自手里的推车。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本报张刚社区工作室,推出“民生温度”栏目。
每周五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提供新闻线索:qlwbdpc@163 .com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