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湖边发展环保经济,根本上杜绝废旧塑料加工
市长对问题的担当引专家点赞
2016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章丘市长刘天东在问政现场。
  市民代表现场提问。
     “首先对刘市长的工作态度,以及出现问题勇于担当的职责意识点赞。”在4月10日进行的“直面问题、践行承诺”电视问政节目中,章丘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天东对于白云湖边废旧塑料加工问题的回答,引来点评专家点赞。对于白云湖边的废旧塑料加工,章丘不仅要对屡禁不止的地方进行严肃问责,还要发展环保经济,从源头杜绝废旧塑料加工。
本报记者 刘雅菲 实习生 王亚茹       
记者暗访:废旧塑料加工作坊转为地下偷偷生产
  废旧塑料加工曾经困扰白云湖多年,政府曾经下大力气进行整治,现在看似已经销声匿迹,但是这种高污染的小作坊,却依然在悄悄生产。
  3月30日,问政人员来到离白云湖不远处的白云村,许多村民家都是大门紧闭,只见村头的一个大坑里倒满了塑料垃圾,大坑旁边堆放的编织袋里装的都是挑拣出来的废旧塑料。问政人员跟随一个村民进入一处院子,发现里面装满了废旧塑料,几个中年妇女坐在废品堆里进行分拣。“俺光挑挑接着拉出去,”一位白云村的村民表示。
  白云村的村民只在暗地里进行分拣拉到别的地方进行加工,那么这些东西到底拉到什么地方进行加工了呢?
  记者在党家办事处的西沟头村发现,这个村的西半部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挺大的院子,挺宽的大门,并且有的从院墙外就能看到里面的机器,有的废旧塑料就堆在大门口,但是家家户户都是大门紧闭。据一位村民介绍,这些院子里都在造塑料颗粒。“章丘市不让干了,给封了,头四五年干得多,现在少点了,加工颗粒的多。”
  这种小作坊加工,对于环境造成不小的影响。问政人员转到村后,在一家人的后院外发现,院子里排出来的乳白色污水就淤积到了农田边的一个水坑里,而且如此排污的不止一家两家。一位西沟头村村民表示,这些废水都沿排水沟流到了白云湖中。

市长回应:屡禁不止要严肃问责,同时发展环保产业
  对此,刘天东表示,五六年前,白云湖周边有近3000家废旧塑料加工点,可以说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在五年前我们全部予以取缔,但从工作实际看,在白云湖和龙山片区部分村有反弹,死灰复燃。”
  问题出现了,刘天东在现场主动担当:“是我们管理出了问题。我们管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有缺失的地方。尤其像西沟头村多次查处依然反弹,我们管理出了问题。”
  在问政现场,刘天东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对废旧塑料的管理,我们既有关属地的责任,也有部门监管的责任。我们将进一步落实责任,发现一起取缔一起。”另一方面要追责,对屡禁不止的地方要问责,就是你管理缺失。管理缺失的部门和镇街,就要付出代价。“下一步我们要严肃问责。”
  除了加强监管以及问责外,刘天东表示在这些区域还将进一步发展环保经济,引导村民从事环保健康的产业,从源头上杜绝废旧塑料加工。  

专家点评:为市长的担当点赞,彻底治理还得靠合理疏导
  在听过刘天东的回答后,点评嘉宾山东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于萍教授表示首先对刘天东的工作态度,以及出现问题勇于担当的职责意识点赞。
  于萍表示,废旧塑料加工问题作为一个环境问题,和发展是怎么样的关系,目前已经有明确定位:“环境保护当中我们要讲究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要讲究环境保护。”但为什么问题层出不穷,而且还又屡禁不止呢? 
  “刚才我听到刘市长在介绍我们章丘市今年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措施当中,以及刚才在回答对这类问题的措施,我觉得都非常到位了。”于萍表示,屡禁不止除了管理方面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据于萍分析,原来的3000多家废旧塑料加工作坊,现在有些由原来的地上转到了地下。“其实这样一种地上转为地下,非常分散经营的家庭作坊式的运作模式,说实在的,我们监管起来、根治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
  而要彻底解决,于萍认为,首先要坚决取缔,“无论你有多大的理由,我们站在整体战略和区域经济的角度,就是要坚决取缔,那就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但同时,老百姓有致富的需求,为了满足这部分需求,也需要政府再运用管理的智慧、“比如我们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制度建设,让它由地下转为地上,只要在地上了,我们就好监管了。”此外,还要对村集体经济进行鼓励发展,把这一家一户的产业进行规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