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让生活更美好
甸柳新村街道打造社区治理新亮点
2016年04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建设社区食堂征集居民意见。
  ▲与济南大学合作成立“基层协商民主与社区治理研究中心”及“大学生实践基地”。
     王阿姨今年80岁,去年夏天入住燕柳老年公寓。在住进之前,王阿姨还在犯嘀咕:“这个公寓真有外边传得这么好吗?”可是,当王阿姨真正入住的时候,看到崭新的大楼,整洁的床铺,和蔼的工作人员,她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了。如今,王阿姨已经和老年公寓的所有人打成一片,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活动。近年来,甸柳新村街道在社区治理方面狠下功夫,力促居民生活环境变得更美更宜居。
本报记者 朱文龙
党建品牌丰富多彩
  多年来,甸柳新村街道坚持以党建带全面,突出党建龙头作用,夯实基础,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街道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先后创建出“四议三评两公开”、“四定六步双公开”、“六联共建”、“四建四提”等工作方法,实现推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社区治理能力“双提升”。
  除此之外,街道还以“仁和长韵”为主旨思想,深入挖掘各社区养老资源、文化资源、公共服务资源、驻地共建资源等优势潜力,建立起“人和乐居、长者乐居、悦文乐居、阳光乐居、宥安乐居、联心乐居、祥和乐居、暖阳乐居”社区特色品牌,优势互补、合力服务,形成花开遍地、朵朵争艳、芬芳满园的均衡发展模式。
  经过不懈努力,甸柳街道先后涌现出党的十八大代表陈叶翠、全国模范小巷总理万红霞等优秀“带头人”,以及“甸柳一居”全国先进社区。
社工服务上档次
  社工是一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专业,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反思的专业。近年来,街道通过购买社工岗位,与高校携手,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督促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资质等方式,努力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促进队伍整体服务水平提高。
   据了解,作为济南市首批引进专业社工的社区,甸柳一居从2008年将专业社工引入进入社区开始,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开始有了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新提升。
  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模式,甸柳一居的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社工又创造性地建起了“道德银行”。对居民道德行为实施量化,仿照银行的形式,把社区居民在家庭、社会和单位的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积分,“存”入社区道德银行。当道德积分达到一定的分值,便可兑换奖品或社区免费服务。这种“付出、积累、回报”机制,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奉献社区服务他人”的良好氛围逐渐浓厚起来。
养老服务书华章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甸柳新村街道正确分析社会形势,以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积极创建社区治理和养老服务创新试验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推进街道养老服务业发展。
  王阿姨今年80岁,在去年夏天,老两口正式入住位于甸柳三区的燕柳老年公寓。在这里,她觉得价格公道,服务贴心专业,孩子就住附近,还能经常来看看他们老两口。“如果能够多一些像燕柳这样的老年公寓,服务好,价格又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就能让很多老年人安享晚年。”王阿姨说,之前,她到过其他一些养老院咨询过,有的价格高,服务水平却与之不相符,而有的却是一床难求。
  除此之外,针对社区养老的特点,街道办事处还先后创办了“时尚老顽童电脑学习班”、“俏夕阳摄影班”、“帮帮学老顽童助教队”、“我能行老年英语小组”、“祖孙同乐隔代教育小组”、“松鹤苑党员读报小组”等服务项目;针对居家养老和老年公寓机构性养老探索创新出了“妈妈团”邻里互助养老服务,和“朝花夕拾”精神慰藉专项服务。
信息化建设大投入
  家住甸柳小区的大学生李高冉,去年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专营海参产品,但由于经验不足,资金短缺,导致经营困难。在“就业e站”自助服务机的指引下,李高冉来到街道人社中心申请享受自主创业扶持政策。不多久,人社中心便为他提供了免费的创业培训、1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和10万元小额贷款。“幸亏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否则我的小店真开不下去了。”李高冉庆幸地说道。
  像李高冉这样的年轻人,甸柳社区还有很多。近年来,甸柳街道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自主研发了社区基础信息平台、劳动保障基础业务平台、居民自助服务系统、人社e站及后台网站、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平台等一系列信息化平台。同时,依托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了“柜员制”、“AB角工作制”等服务模式,使社区各项服务更加科学规范、高效便捷,从根本上转变了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效率。
协商民主促自治
  居民遇到问题,向社区反映;社区“两委”联席会审议后,定时间、地点,召集相关人员一起议;一旦大家觉得可行,就由社区协调有关人员或部门落实。自从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成为全市首批社区协商民主试点单位后,这样“流水线”的议事程序已经成为居民再熟悉不过的场景。
  作为济南市社区协商民主工作试点单位,街道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积极拓宽协商范围和渠道,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在各社区大力推行协商议事会议制度,探索实行“四定六步双公开”工作法,促进了从社区“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从政府“为民做主”向百姓“自己做主”的转变。
  协商民主在甸柳街道可谓成效显著。为解决400户居民供暖问题,第三社区特意成立“专项议事小组”,相关利益方共同为用暖难出谋划策,最终在冬天到来之前解决了集中供暖问题。五区15号院曾私搭乱建严重,由于年代久远,拆除难度较大,协商议事会表决后,13天内拆除20余处违章建筑,改建成车棚。在甸柳新村街道,通过标准化协商议事解决百姓“烦心事”的例子不胜枚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