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创业,他们第一个吃了螃蟹
2016年04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不可否认,“创业”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就全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印发相关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至基本修业年限的2倍,允许学生根据需要与学校协商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那么,山东目前有休学创业的学生吗?他们又是如何看待休学创业这件事的呢?
本报记者 许亚薇 实习生 卜慧文
    “休学创业是降低风险的选择”
  今年3月,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研三男生单文松向学院递交了“休学申请”。在同学们看来,作为毕业生,单文松的这一举动有点突然。马上就要毕业了,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单文松怎么就选择休学了呢?
  “休学是为了创业,也是降低风险的选择。”单文松说,利用这一年的时间,我想试一试,创业成功当然最好,即使不成功,也可以在明年以应届生的身份毕业,安心找工作。
  其实,早在去年9月,单文松就已经拿到华为的offer,签订了三方协议。“因为休学创业,今年是要毁约了。”单文松笑道。
  虽然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单文松的身上却没太表现出工科男本应有的气质。“我不愿意蹲守在冰冷的机器面前写代码做实验,更愿意与人交流。”最终,单文松把自己的方向定位在渠道总监,负责创业项目的公关工作。
  目前,单文松一共参与了三个创业项目。位于山东新闻大厦三楼的众筹项目“三人行茶室”,他是9个董事之一,在那里,他认识了不少比自己年长且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学长学姐。今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单文松认识了山大创业项目“千寻”的创始人朱迪,两人一拍即合。最近,单文松和同为山大校友的刘大鹏正在为“高校脱单”拓展市场,打造属于大学生的交友恋爱平台。
“创业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对于接受采访,单文松的内心是有些纠结的。“创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等成功了再接受采访好像更加合适。”单文松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希望把自己置身于“休学创业”的漩涡中。
  与单文松一样,山东建筑大学男生吴宏(化名)甚至不愿意媒体提到他的姓名和创业项目。“我个人经历和成就还不足以称为案例,如果我侥幸有所成长或有所成就,我会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公开分享我的心得。”
  吴宏是2012级的学生,在2015年选择了休学创业。选择休学创业,他与家人、老师沟通了很久。“家人从小灌输我敢于承担、敢于选择的思想,面临选择,家人都无条件支持。”吴宏经过认真考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休学通知单上集齐9个章印,在教务处做了登记,“当时觉得可以召唤神龙了。”
  在吴宏看来,创业是另一种生活状态,不一定适合每个人。“选择很重要,机遇很重要,坚持最重要。”吴宏说,创业成功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在里面,成立一个公司可能非常简单,但是运营一个企业却是非常复杂的,“我不敢称自己是一个创业者,因为创业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和一种层次,连安身立命的根本都没学会,何来的创业?”
“创业前要多方沟通权衡”
  虽然自己选择了休学创业,但单文松却阻止了自己正在读大三的表弟。在他看来,现在大学里有创业想法的人很多,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我劝表弟复习考研去了,等他读了研,真正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再说吧。”
  “其实济南的创业圈子不大,氛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转几圈大家都是熟人。”单文松分析了目前大学里的创业状态,一部分是老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参与到里面,然后成了创业内容;一部分是几个学生一起碰撞出某个项目,其实根本不能算作创业。
  对于创业,吴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创业风险很大,投入和产出可能很不平等,做出选择之前,多和前辈沟通,把能想到最差的结果列出来,客观分析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这些结果,衡量完结果之后,再客观分析自己所选择的行业。
  “大多90后连基本的职业素养都没有,就跟风加入了创业大潮,市场的瞬息万变是需要很强的经验去应对的,而且初入社会人情世故的应付也会让人疲惫,所以失败基本上是贸然选择创业一个必然结果。”吴宏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