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会现场首现“无绳风筝”
采用航拍机器人视觉追踪功能,没有自然风也能用旋翼飞行
2016年04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17日讯(记者 王琳 赵松刚)本届风筝会除传统风筝外,高科技元素成为这届风筝会的一大看点。16日上午,在万人风筝放飞表演开始后,由航拍飞行器装扮成的高科技风筝“无绳风筝”飞向天空,成为最耀眼的风筝之一。
  开幕式结束后,万人风筝放飞场上空成为风筝的海洋,中外创意各具特色的风筝交相辉映。有巨大的龙形风筝、鲸鱼风筝,也有熊猫、蛇等造型的风筝在天空中徐徐飞翔。游客们一边欣赏一边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些精彩的瞬间。
  除传统的风筝以外,高科技元素在风筝中的使用,成为这届风筝会的有别于往届的一大看点。16日上午,5架无人机组成的飞行表演编队环绕空中飞行并拉出道道炫目的彩色烟带,随后一架由航拍机器人装扮而成的“无绳风筝”升空并悬停在空中,一时吸引无数关注。
  这只“无绳风筝”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不需要风筝线就可以跟随地上的操纵的线辊移动。据介绍,它采用了航拍机器人的视觉追踪功能,可以随时跟随地面上手持风筝线辊的放飞模特自动移动,模特手中的风筝线辊上下前后移动,“无绳风筝”同时也可以在空中进行上下前后的自动跟随,仿佛有根看不见的线在牵引着风筝放飞。
  这个表演项目负责人山东迈赫机器人公司赵永军说,“无绳风筝”利用了航拍机器人自带的电源及旋翼提供飞行动力,摆脱了传统风筝只有利用自然风才能起飞的局限性,且航拍控制器可以控制彩烟的喷停。此外,这款无人机有前视障碍物感知系统,可以检测到0.7米-15米的障碍物,主动进行避障路径规划。同时具有电量不足及控制信号消失自动返航的功能,避免坠落。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的风筝会体现更强的创新精神,创新风筝占有较大比例,新创作的风筝比例达到50%以上。许多参赛风筝是经过专业风筝制作人员长时间的制作,专门为本次风筝会研发制作而成的,直到风筝会当天才揭开神秘的面纱,现场首次对外展示,让光临风筝会的观众们一饱眼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