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第五届敬业奉献模范郭良——
排忧解难,做钻井的“血液医生”
本报记者邵芳通讯员周鹏徐毅
2016年04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事基层生产岗位的17年间,他密密麻麻记录了20多个工作记录本。在狂风暴雨的循环池边,在空旷无垠的荒滩中,在突发情况的现场,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从王69区块到河148区块再到河68断块区,他兢兢业业,先后克服多项技术难题,总结了100余条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方法,为区域钻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他连续三届被聘为油田技能大师,先后荣获胜利油田为民技术创新奖铜奖、银奖和金奖,为40余名青年钻井液工解惑释疑,被职工亲切地称为“郭老师”。他就是胜利油田第五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黄河钻井三公司的郭良。
全力以赴,梦寐以求的“923”厂
  郭良儿时,胜利油田还被人们称为“923”厂。距郭良老家沾化县20多公里的土地上,“923”厂的员工日夜坚守于石油开发一线。当时,“923”厂对于郭良来说既神秘又令人向往。每当看见身着工服的石油工人经过,郭良都会忍不住回头张望:多希望像他们一样能够目睹“923”厂的芳容。
  1984年,郭良像做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梦。那一年,因石油开发需求,油田开始招聘农民轮换工,郭良第一次踏入了钻井现场,成为一名钻井液工。钻井液是什么,为什么钻井作业需要钻井液,如何衡量钻井液适合钻井现状……初次接触工作,郭良一头雾水。为了不拖老师傅的后腿,郭良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次老师傅在井上加药品调整泥浆性能时,他就在一边盯着,暗暗记下各项参数的变化,趁老师傅有空时就请教。
  郭良清晰地记得,有一次自己和老师傅途经其他单位的井场时,亲眼目睹了一场井喷故障。“看见了吧,如果我们不好好工作,后果多严重!”老师傅对郭良说。当时郭良第一次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多年以后,郭良在培训青年员工时这样解释道,如果把钻井比作人体,钻井液就如同人体内的血液,医生通过测量血压、血糖、胆固醇来判断健康情况,我们通过测量般土含量、固项含量判断钻井的“健康状况”。“我们的工作事关安全生产,在钻井过程中至关重要。”郭良说。
  抱着高度的责任心,郭良认真地对待每一口井的工作。刚参加工作不久,桩西作业过程中突遇大潮,风雨交加,阻隔了轮班的车辆,郭良一个人在循环池旁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累了就随意找个地方眯会,然后起来连续测量;1998年,小营会战时,身为泥浆组长的郭良,连续在井上待了20天,直到作业平稳进行。勤奋好学的郭良很快得到了老师傅的肯定,21岁的他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泥浆组长之一,后来还转正为一名正式职工。
受命“危难”,攻克技术难题
  随着钻探深度的不断延伸,地质情况越发复杂,钻井难度随之增加,对钻井液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2年5月5日,郭良遇到了第一个技术难题。王69-2井位于胜利发电厂附近,是井队在王69区块打的第一口井,然而当第三天钻至3345米时,地下出现异常高压情况,现场发生了井涌。
  接到紧急任务后,郭良立即赶往作业现场。经过严密的分析,郭良发现该井下部有高压层、上部又有低压层,同一个裸眼段内存在不同的压力层系,钻井液密度低时则易涌,密度高则易漏,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在仔细分析了几种传统工艺的优缺点后,他根据区块地层岩性、砂岩渗透性等因素,终于设计出在不同的井段实施封堵承压防塌防漏钻井液技术方案。
  在5月5日至8日三天时间内,郭良不停地在循环池边测量钻井液性能,连续指导井队添加泥浆、各类堵漏剂、防塌剂等共计50多吨,终于攻克了难题。待危机解除,郭良被扶到工房临时休息,“当时我已经极度困乏,可心还在循环池旁,大脑还在飞速运转,久久不能入睡。”郭良事后回忆说。2007年下半年,公司又在该区块钻井10口,由于郭良等人前期的施工经验,为该区域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
  说起河148区块,郭良同样是满满的骄傲。那年,位于河148区块内的井在钻井没多久后,经常出现卡钻现象,尤以河148-X14井最为严重。还在负责其他项目的郭良,被紧急抽调解决技术难题。经过观察与分析,该井在2990米是遇见了盐水层,和曾经的王69-2井同属于同一个裸眼段内存在不同的压力层系。拥有丰富经验的郭良当机立断,制定了严密的封堵型承压方案,在一段时间的努力下,问题迎刃而解。后来河148区块内陆续钻井40余口,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费用。
  从王69区块到河148区块再到河68断块区,郭良先后总结了100余条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钻井液工艺技术,为后续的钻井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凭借勤奋的努力和不断学习,郭良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QC成果,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共计百余项。2014年,公司以郭良命名成立了创新工作室,郭良通过定期召开技术讨论会,帮助职工解决钻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目前创新工作室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
  如今的郭良对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血液医生’应该更像中医,通过测量与观察,及早发现钻井液的问题所在,将钻井健康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做治病的“血液医生”,郭良说自己还在路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