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岗给编制,县里帮民校留人
嘉祥为当地一民办学校设15个支教岗,纳入事业编统一招聘
2016年04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4月18日讯(记者 庄子帆 通讯员 楚黎静 岳萌) 民校不好留人?政府出手!在今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中,嘉祥县专门为民办学校萌山中学设立了15个支教岗,有80个人竞聘这些岗位。
  听说今年学校有支教岗后,萌山中学初中部语文老师王富非常兴奋地报了名。他在这所学校任课八年了,曾有很多机会报考公办学校,但离家近又与学校产生了感情,所以没有离开。“目前学校的各方面待遇与公办学校的老师相差不是很大,但成为一名在编的老师,是自己多年的一个心愿。”王富说,有了编制就好像有了安全感,心里更踏实了。
  据了解,萌山中学初中部的教学水平在嘉祥县是一面旗帜,从2004年至今,初中部的综合评比一直排在全县的前三名。高考补习学校去年的本科上线人数超过了1000人。
  虽然成绩亮丽,但有王富这种想法的老师不在少数。今年,县里安排县编办、教体、人社等相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最终在事业编招聘中设立支教岗。
  这批岗位共招聘高中老师15名,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各四名,物理、化学、生物老师各一名,除了英语老师没有达到报考的比例之外,共有80人竞聘。应聘成功的老师编制分别在黄垓、满硐、仲山三个镇街,实际是以支教的形式在萌山中学从事教育工作。
  记者了解到,这是当地政府促进民办中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支教岗由财政拨付资金,应聘成功的教师与公办学校在编的教师享受一样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有了编制,就像吃了定心丸,对学校的归属感更强,有利于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从而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萌山中学董事会常务董事长董福佩说。

  中午放学时分,萌山中学的学生走出校门。
                 本报记者 庄子帆 摄
◎设编三问◎
为啥给它编制? 不仅是名校 还帮千余人上高中
民校很缺人? 98位专任教师 52人要考编
给编就有用吗? 有了编制 队伍能稳定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嘉祥县政府之所以为萌山中学放编,是因为该校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萌山中学创办于1998年,是由东关社区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完全中学。当时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真正生存下来的很少。
  目前,萌山中学拥有初中部、高中部、高考补习部,在校生6000余人,中考成绩在全县始终名列前茅。
  “嘉祥是高考大县,萌山中学不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嘉祥县有效缓解了校舍不足、大班额等问题。”嘉祥县教体局局长江心静说,全县只有一所公办高中,去年全县中考人数9000余人,嘉祥一中消化4600余人,职业中专接纳2000人左右,还剩下约3000人,其中有1000多人去了萌山中学。如果没有萌山中学,这1000多名学生就没有高中可读。

  既然是名校,为啥还要给它编制呢?“学校老师的职称评审、晋级、评优树先等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学校教师保险纳入事业单位保险,一位老师一年所拿的工资要比公立学校的教师多10000至20000元。”萌山中学董事会常务董事长董福佩说,缴纳保险的覆盖范围从30%到50%,但老师的身份改变不了,还是留不住人。
  每年到了事业单位招考期间,萌山中学的任课老师都会进行一次大换血。基本上每年都有70到80名老师流失,今年初中部98位专任教师,有52位要参加考编。“教师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考编的欲望强烈,部分教师刚培养成,就考到公办学校任教,还有部分教师考公务员、研究生等,这对民办学校来说打击很大,也是制约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董福佩说,民办学校成了培养老师的“流水席”。

  江心静介绍,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都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也加大了支持的力度。“公办教师在萌山中学任教这种形式已经存在,但不成规模,整个学校不超过30名在编老师。原来是在公办教师队伍中进行选派,像今年的直接招聘的形式还是第一次。”嘉祥县人社局副局长鲁学勤说,民办学校没有编制,而且济宁各个县(市)区也没有先例,经过研究,采取迂回的方式,设立支教岗来稳定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这开创了济宁市乃至整个鲁西南地区的先河。
  江心静说:“从长远来看,为萌山中学‘设编’是一个双赢举措,一方面能够支撑这个学校继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是对公办教学的良性补充。”董福佩粗略地算了一下,如果每年能招聘15名有编制的老师,大约五年的时间就可以建立一支基本稳定的师资队伍。         本报记者 庄子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