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平台“来者不拒”伤人伤己
2016年04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朱晓慧              

  眼下正是求职旺季,一些知名招聘网站本应为求职者提供靠谱的选择,却实难让人放心。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即便是58同城等网站,只要输入手机号进行“认证”,就可以临时杜撰企业信息发布招聘。更有甚者,只要交费成为网站的“会员”,就可以获得其权限,随意查看、下载其他未申请相关职位的应聘者的简历及联系方式。(详见18日《齐鲁晚报》“应聘物流岗,却被拐进传销组织”)
  “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互联网+的时代下,网上招聘给求职者带来了福音,鼠标一点,不仅可以查找企业招聘信息,也可以让自己的简历被海量企业看到。但方便来了,麻烦也来了。据记者调查,在不少招聘网站,只要输入手机号“认证”,杜撰企业信息可发布招聘信息。只要交费成为网站的“会员”,就可以随意查看、下载应聘者的简历及联系方式。
  这意味着,只要有手机号,任谁也能发布招聘信息。如此一来,骗子不费劲儿就可乘虚而入。只要交费成为网站的“会员”,就可下载应聘者简历。也就是说,只要骗子肯花点钱,就很容易“窃取”求职者个人信息。
  当然,不能为了阻止蚊子、苍蝇进来而关闭窗户。我们不能否定招聘网站的“功劳”,但也不能对“害虫们”不设防。这层防护网,可以是平台对招聘企业严格的审核流程,可以是快速的删帖、追责机制。
  设层“防护网”不但是对求职者负责,也是对自身信誉的维护。求职者之所以会选择58同城等一些网站,也是看中了这些网站比较“大牌”、“安全”。从这方面来讲,网站让求职者失望,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信誉。
  另一方面,若平台审核流程形同虚设,让不法分子趁机设置陷阱“钓鱼”,平台将承担相应责任。《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向上网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