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合力救了一只落难大鵟
已送往动物园,休养后将在野外放生
2016年04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整修旧房屋 翻出93枚子弹
  本报4月18日讯(记者 王明婧) 褐色的羽毛,尖尖的鸟喙,警觉的眼睛,一只叫不上名字的大鸟被放置在纸箱子里。17日晚,陵城区一位市民捡到一只受伤的“大鸟儿”,送到陵城区森林公安局救治。18日上午,森林公安人员将这只鸟送往德州市人民公园,经专家鉴定,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鵟,也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
  “表面上来看,这只鸟没有明显伤痕。”森林公安人员说,这只鸟送来时已经在纸箱子里了,一直没有试图飞过,他们怀疑有伤情。热心市民送来后,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无法知道这只鸟具体从何处发现,以及如何受伤的。
  随后,这只大鸟被送往人民公园,动物园园长邱万庆用专业手法将它从纸箱里拎出来。邱万庆说,这只鸟叫大鵟,是鹰科鵟属的大型猛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与普通鹰类相比,大鵟的爪子更长,从体型来看,这只大鵟年龄较小,不会超过1岁。而成年大鵟体型较大,展翅后能有两米长。
  记者看到,大鵟的两只腿上系着绳子和皮带,其中一只腿上绑着铃铛。邱万庆说,这只大鵟曾被人驯养,铃铛是用来熬鹰的。据了解,因为鹰习性凶猛,人类抓住后不让它睡觉,一连几天,它的野性就会被消磨,这个过程极其受折磨。
  工作人员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断绳子,由于绑得太紧,大鵟一度发出“咕咕”地叫声。剪开后,记者发现大鵟的一只腿上已被磨秃皮,又长出了新皮。邱万庆几次心疼地说,“这是在祸害它,不是所有的鹰类都能驯服。”
  经过仔细检查,大鵟身体情况较为良好,具备野外生存条件。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将在大鵟适度休养后,于傍晚野外放生。邱万庆说,大鵟在晚上精神更足,他们会先把它放在矮树丛里,让它进行休养,并梳理羽毛,“梳理完后觉得能飞了,它自己就飞了。”
公交2路 临时调整
  本报4月18日讯(记者 刘潇 通讯员 崔秋芬 赵琳) 4月17日下午,宁津县杜集镇的杜先生在翻修老房子时,在北屋床底下发现一个覆满灰尘的古旧坛子,打开一看竟满是子弹。
  杜先生随即打电话报警,主动将子弹上交公安机关。经查看,坛内共有子弹93发,其中步枪子弹20发,五四枪子弹73发。杜先生称,自己的祖父少年时曾当兵入伍,这所房子一直是祖父母居住,二十多年前,两位老人相继去世,之后房子一直闲置,近几日,他准备将老房拆掉重建,床底这近百发子弹极有可能是祖父生前放置。
  经确认没有危险后,杜集派出所民警随即将93发子弹上交治安大队进行妥善处置。
  本报4月18日讯(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李慧明 王丽) 18日,记者了解到,因乐普大道道路封闭维修施工,公交2路线大学东路(晶华大道—乐普大道—2路付庄终点站)车辆暂无法通行,自4月18日起公交2路运行线路临时调整。
  据了解,调整线路为:由火车站开往付庄方向,车辆沿原线路运行至大学路后由大学路→晶华大道→付庄路→2路终点站付庄。临时取消“力能特种设备有限公司”公交站。待道路恢复正常通行后,公交2路线恢复原线路运行。由于线路绕行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请市民给予谅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