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读书日,诵读大赛将开幕
2016年04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阿胶在山东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就被认为是“滋补上品”、“补血圣药”。
     本报聊城4月18日讯 由聊城市文广新局主办、中华水上古城和齐鲁晚报·今日聊城承办的“中华水上古城·书香聊城——2016少儿经典诵读大赛”报名截止,参赛家庭正在积极备战。本周六(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本届大赛届时开幕。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本周六4月23日,诵读大赛将正式启动,上百名少儿将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篇目。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朗诵、舞台表演等形式,开展经典学习展示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热爱经典国粹、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华夏文明,激发广大师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而营造聊城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为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正是在读书中绵延不绝、久传于世。“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牛角挂书”等感人至深故事不胜枚举。“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至理名言耳熟能详。
  今年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会同相关部门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十周年。十年,时间并不长却可以改变很多,比如全民阅读已然走进寻常百姓家庭,已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而十年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当阅读已然变得不再困难,当阅读已然从读或不读的非此即彼选择中解放出来,更需要我们思考如何选择阅读、如何在全民阅读的深耕细作上走得更远。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目前不少中小学开始注重通过校园文化等方面加强对学生在国学素养方面的积累。本次比赛主办方将邀请传统文化及普通话等方面的专家,对选手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帮助其进一步提升国学素养,同时在全社会营造出国学经典学习诵读的良好氛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但愿这种读书之乐不再奢侈。
阿胶博物馆:打造中华水上古城养生福地
  “故事聊城、微博之都、养生福地”,中华水上古城的总体发展定位中,阿胶占据“养生福地”重要的一环,更在“故事聊城”流传着诸多的阿胶故事,如今,阿胶博物馆坐落古城,立足于“微博之都”中。
  2014年至今,中华水上古城景点规划建设迅速推进,四条大街招商推广全面启动,文化内涵挖掘和景区规范化运营走上正轨,打造“故事聊城、微博之都、养生福地”的总体发展定位,为实现“五年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而养生福地的定位主要依托阿胶、温泉、中医等本地产业优势,发展食疗养生、休闲养生来凸显。
  具体而言,这一发展定位是指,深挖古城文化内涵,选择故事多、方便游览的古棚街、十县胡同、老树胡同、状元街、二府街等小巷进行重点设计,拟打造对联文化街、官府故事文化街、书法文化街、旧货民俗街等特色街巷,讲述“故事聊城”;规划建设阿胶文化、印刷文化、民间收藏文化、地方戏曲展览等35处博物馆,实现微型博物馆集中化、创意化,把古城打造成“微博之都”;依托阿胶、温泉、中医等本地产业优势,发展食疗养生、休闲养生,打造“养生福地”。
  阿胶在山东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就被认为是“滋补上品”、“补血圣药”。曾被咸丰帝封为“贡胶”,是当时皇家的特供品。时至今日,东阿阿胶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庭,成为百姓健康的守护者。东阿阿胶通过充分挖掘阿胶的底蕴内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阿胶及中医药的价值,不仅弘扬了阿胶数千年中医药瑰宝,更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滋补文化,成为推动山东滋补养生文化复兴的一名使者。
  为保护好中药国粹,一直以来,东阿阿胶走了一条以质取胜、以质求强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用技术、标准优势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东阿阿胶在质量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肯定和鼓励。近年来,东阿阿胶5次荣获国家质量奖,其中3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荣获传统药“长城”国际金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各一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