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怎样才能活得既好又久
2016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谈论公司治理。          (资料片)
     现代公司如何弥合职业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分歧?家族企业如何平衡家庭和股东、管理层之间的关系?人人创业的大潮下,年轻人为主的科技公司如何留住人才?4月22日的绿公司年会上,针对这些问题,来自地产、IT、航运、环境领域的大佬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本报记者 刘帅      
让管理团队成为主人
  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介绍,为了凝聚人心,近两年房地产行业不少公司都引入了项目合作人制度,以期在满足股东和股民利益的同时,满足管理团队的利益诉求。建业地产就准备将部分股权转给大区老总和他的团队。
  广联达股份刁志中说,每年广联达会从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到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票,或者从股东手中拿出一部分给经营团队。在广联达股份,公司核心员工差不多拥有公司股份的10%。“员工有了股权,才支撑公司一直高速发展。”刁志中说。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让管理阶层持股恐怕不止是出于激励的目的,而是保持公司发展方向的必要。刘积仁说,多年以来,东软坚守的重要原则是保持管理团队和创业者对公司的驾驭。
  刘积仁说,公司的发展方向与创业者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大有关系。如果新的投资者进入,与创业者的兴趣和爱好不一致,可能公司运转的目标就变得完全不一样。
公司和亲情完全隔离
  在中国,很多企业是家族企业,相比西方,股权分布更加集中,据中欧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介绍,2013年A股上市公司里面238家上市公司是夫妻公司,245家兄弟公司,270是父子或者母子关系。
  对此,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绍鹏表现得很坚决:公司里不可有家里人,合伙人的亲戚朋友也不可以在公司或跟公司有业务。因为商业是讲原则的,但亲情家人是没有原则的。“你不能说老妈做这个事做得不对。姐姐说你这个事不行,别人就没有办法说这个事行。”所以要完全把亲情剔除出公司管理。
  以上这点也得到广联达股份刁志中的认同。“所有合伙人的亲戚不允许在公司,不光爱人、孩子,表兄妹也不能来。”
满足员工的创业梦
  这个人人创业的年代点燃了年轻人的工作激情,同时也让公司人才更加不稳定。在刘积仁看来,现在公司里的年轻人和创业之前的自己一样,拥有一模一样的创业梦。今天他在这工作,想的是有一天会替代老板,自己治理一个公司。如果公司不能帮他实现这个理想,他可能就不在这干了。
  在这个每个人的内心都动荡的时候,如何刷新公司治理方式?如何让年轻员工在公司内部实现他的理想,同时还能够服务于这家企业?
  对此,东软的做法是内部创业。这个项目如果做得不错,就分出来,让你的管理团队来做。东软是一个软件公司,但是医疗设备项目做得不错,于是就把这个项目拿出来,做成一个独立的健康管理公司。此外,东软之前收购了一个公司,100%控股,后来发现100%控股不是好事,于是又把一些股份返回了被收购方,叫他自己做。通过这种方式,东软集团有了一批内部创业的二级公司。
  另外一家IT企业广联达也在推行内部创业。刁志中说,IT企业的核心是人才,要想发展,就要把企业掌握在一代代有企业家精神的经营团队手里。为此,广联达学习阿米巴,进行内部市场化。对一些业务和事业部进行改制。让一批员工成为二级公司的股东。
  分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广联达做小股东,创业团队当大股东,公司支持一些资金、技术、市场资源,让他们自己去创业。当然,之前双方提前签订好协议,最后可以增持也可以回购。另外一种情况,一些业务已经相对上了轨道,但是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这时候公司拿大头,给这个团队30%左右的股权。
  内部创业的好处非常明显,刁志中说,广联达有一个业务,没有改制之前17个人还觉得不够用。一改制之后,7个人嫌多,大家晚上都是加班加点地干,因为事情跟自己相关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