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村老家过劳动节
2016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冉庆亮         

  “五一劳动节”来临,孩子们谋划着这个小长假要带我和妻子去青岛游玩,我说,别啊,咱们一起回乡村老家过劳动节吧!谁想,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惹得她们满脸的不高兴。我就诉说起往年回乡村老家过劳动节的体悟和感受。
  呆久了城市,嘈杂的腻烦就满心泛滥,特别向往乡村的田园生活,尤其在这生命蓬勃的暮春里,渴望更甚。那些个“五一”小长假里,我跟妻子就避开辗转劳顿、云涌出游的拥挤熙攘,独辟蹊径奔往农村,回归心灵的净土,分享田园风光,体验最理想的松弛。
  一身休闲,各骑单车,满面春风,肩并着肩,开开心心说着悄悄话,双脚自由自在地往复旋舞,让车轮在灰色飘带样的乡间公路写满快乐的诗行。
  阳光示爱,春风助力,路两旁树木伸胳膊露拳地打起“天棚”;轻风掠过,沙沙作响;阳光织筛,洒下闪烁阴凉;望远,麦苗青青,菜花金黄,野兔跳跃,群鸟飞翔。看近,满眼的七彩潮水:牛车“哗啦”,自行车“丁零”,”三轮车“蹦蹦”,白鹅一群,黄鸭两片,“嘎嘎呱呱”;行人,三五一簇,有说有笑,乡音甜甜,掩了乡愁;累了,憩于树荫,扯片绿叶,嘴上一凑,舌尖儿微卷,就响起天籁般的浪漫;瞅北,一条人造小溪,狂奔着清清闪亮,匆忙流向麦田。溪边,一对老人,相互撩着溪水,打湿了各自的衣衫,“咯咯”地笑着,竟都“啪嚓”跌进水里。我们亦经不住诱惑,三两步跳过,撩水嬉戏,好不惬意。
  脚踏故土精神爽,不知不觉走进了老家那条熟悉的小巷。巷口那棵老槐树,枝叶摇动,仿佛在欢迎游子的归来,巷子墙根的月季、薄荷等花草笑微微地花枝招展,跟我们打着招呼,三奶奶二爷大狗叔辞了“槐下会”,正颤巍巍回家,见到我们亲热地拉我们的手,问寒问暖。父母早就等在家门口,高兴地启合着那张掉牙跑风的暖嘴,亲切重复地唤着我的乳名,说早就把接待你们的酒菜置办全啦!我和妻子跟父母亲说着贴己话,蹬蹬那台老掉牙的缝纫机,摇摇母亲的纺棉车,满心里说不上是什么在热乎啦地涌动,只想大声喊,最亲切最舒适最温馨的还是老家!
  “劳动节,城里人放假休息”,父亲撅撅着胡子说,还是公家人会享福。我们乡下人的理解,劳动节就是要比平时加倍的劳动!父亲发着感慨,却被巷子里一声“卖小鸡儿了”的“拖长音儿”招了去,我们就随跟了,很懂行的样子挑买了20只,父亲就撅撅着胡子兜了一怀活蹦乱跳的鹅黄,呵呵笑着说,明年一开春儿,吃鸡蛋吧!
  跟父亲唠着家常,母亲已端上了饭菜,炖嫩土鸡,家养鸽,炸香椿鱼儿,烙槐花咸食,蒸“荠菜石榴”,锅贴玉米饼子等等,一样样的色泽鲜艳,风味独特,飘逸着扑鼻的芳香,都是我们的最爱。父亲拿出自酿的小米酒,我们品着,“滋儿”一盅,又一盅,脸微微有些红了,肚儿鼓胀起来,心也暴涨起恋恋不舍,那分明是意犹未尽,唉,每天都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该有多好!
  父亲向来吐个唾沫就是钉儿,推开饭碗先自走了,母亲紧跟,我和妻子也麻利儿地跟了去。这回下地劳动是补棉苗,父亲刨坑,我挑水浇水,母亲点种儿,妻子埋种,一家人一顺架流水作业,一个多小时就告罄。妻子说,爹,天还早呢,再栽上那块地瓜秧苗吧!
  “不了,你们都没干惯,别累着,回家歇歇早点回城里吧。”父亲说,这样你们就过两个劳动节了!而我和妻子,好像劳动还没“新鲜够”,正为亲身重新体验了劳动的辛苦,播种了希望而心花怒放着,便扔了水桶,相互拉了手,疯跑在田野,三蹦两跳地追捉小兔,攀了小时候捞鱼地儿的桥墩,展开臂膀搂抱了三人抱不过来的老梨树……真真潇洒浪漫,精神愉悦,满身轻松,仿佛回到了童年。
  趁劳动节小长假,走进乡村,奔向田野,卸下伪装,让紧张的节奏慢靠安详。甩开懒锁的膀子,过把田野追梦的瘾。重拾童心,追忆体验童年,以解乡愁。随心所欲,肆意狂奔,敞开胃口,大快朵颐。这美妙的乡村生活,多有情趣,多有意义啊!
  此刻,孩子们“哇噻”一下笑了,两个女儿激动亲热地分别揽了我和老伴的脖子,异口同声地说:就听老爸的,回乡村老家过劳动节!两个外孙女激动地抱作一团,继而拉起手,欲揽抱我们几人,小外孙女说,“呀,这老梨树咋抱不过来?”一家人笑弯了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