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有“孟母三迁”,后有“岳母刺字”,母亲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从小到大,跟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有没有哪句话或哪个故事让你受益匪浅?来齐鲁晚报旗下全媒体专题讨论区聊聊吧。
“孟母三迁”家教讲座(资料图)
本报记者 黄广华 贾凌煜
孟母教子
影响后代邹城人
生活在孔孟之乡,“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这也是母教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孟母可能没有多少文化,但她清醒地认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最后搬家到一个学宫,每天可听到琅琅书声,可看到揖让进退之礼,使孟子变得温文而雅,行坐有礼。所以,刘向感叹说:“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孟母“善以渐化”,也许就不会有著称于世的儒家圣贤。
一直以来,孟子故里邹城有非常厚重的家教传统。早在1992年,邹城就成立了由山东省妇联主管的孟母教子研究会,举办了“孟母教子学术研讨会”。近年来,邹城先后开展了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了“十大慈母”、“十大孝星”、“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表彰“教子有方好母亲”,树立了“十佳好母亲标兵”。同时,举办了“好母亲”事迹展,制作了家庭教育专题片,在城区繁华地带设立了家庭教育宣传橱窗,营造了浓厚的家教氛围。
为深入挖掘孟母教子文化内涵,自2007年起,邹城已连续举办了九届中华母亲文化节,在海内外打响了“母教文化”品牌。2014年起,邹城市又首次举办“孟母三迁”家教讲座,用实际行动,向这位2000多年前睿智的母亲致敬,向天下母亲传达科学育子的理念。
参与评论
留下母亲的教导
子女未成年时,多从模仿家长的言行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取决于母亲拥有多少知识,而取决于母亲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和道德操守。
2016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于5月7日—5月9日举办,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明礼知义育家风·崇德向善树文明”为主题,挖掘孟子思想内涵、孟母教子文化底蕴,拓展“母爱母教、家风家训”文化内涵,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响“孟子故里·儒风邹城”文化品牌,持续提升邹城文化软实力。期间,邹城将推出“母教家风”品牌系列活动,邀请知名儒学专家、母亲节主题节庆城市代表,围绕“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家文化”、“新时期如何挖掘传承优良家风”、“孟母教子故事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等主题,以主题演讲和圆桌会议的形式倡树优秀家风家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与山东省广播电视台合作举行《齐鲁家风》签约仪式。
对现代人来说,母教文化,或许是小时候调皮后挨顿揍,或许是做作业时在一旁的陪伴,或许是女儿嫁人前跟父母彻夜长谈,也可能是失意时母亲一句话安慰、点拨……不论你现在仍在上学,还是已经事业有成,跟母亲在一起的日子里,总有一句话或者一个故事,让你受益匪浅,铭记至今。
29日,齐鲁晚报联合旗下今日运河官方微信、齐鲁壹点新闻客户端及今日运河官方微博在母亲文化节专题区发布“哪句话、哪件事让你受益匪浅”专题讨论,有故事的你们,来这里聊聊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