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电网设备的“责任医师”
文/片本报记者邵芳通讯员刘金萍颜齐秦洁玉张丽
2016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职工正在进行主变温度计更换及相关二次接线处理工作。
  职工正在认真检查接线端子。
  职工在变电站进行电网检修改造。
  修试中心各专业安全质量监督员现场监督施工人员检修。
  修试中心为检修职工提供干净卫生的检修盒饭。
  职工查阅图纸逐项测试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
  检修人员在现场下放电缆。
  职工钻进电缆沟绑扎工具以便拖拽电缆。
  职工正在认真调试保护装置。
     熟悉电力行业的人都知道,享有电网设备“责任医师”美誉的修试中心职工,日常主要担负为设备“定期体检、护理、康复和紧急救助”等工作。在4月8日、11日-13日,他们仅用4天就完成了110kV辛四变的检修和110kV室外开关场隔离开关与端子箱之间的电力电缆专线改造工作,从而确保这座在西城运行近30年的重要枢纽变电站设备缺陷集中整治完成。
  回忆起刚刚经历的那场高质高效电网检修战,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修试中心保护车间主任江元超记忆犹新。“那天七点多,我们就完成了检修的准备工作,工作量大、停电时间有限给辛四变检修提出很高的要求。”江元超说,针对此次春检的生产难点,修试中心组织机关和三个基层队共60余人进入辛四变检修现场,并且由保护车间牵头总负责,依托协同作战的优势,为顺利完成检修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刘明明,你发明的对线器太好用了!一次就可以同时对20根电缆芯线进行对线,准确率达到99%!”女工李姐在使用过后向刘明明竖起了大拇指。原来,刘明明自主发明的《电子式电缆对线器》不仅提高了对线器的对线速度,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辛四变的检修现场,通过将技术革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变电站的主控室里,主管师李兆军就带着员工正在用新工艺对电缆头进行密封。
  “电缆内芯的绝缘纸不能全部割掉,留一部分包裹电缆头裸露的钢铠,预防钢铠割伤电缆外皮,再套上热缩管进行热缩处理。”检修中,李兆军在操作的同时还不忘向保护员工讲解。据了解,现场电缆经过采取新工艺对电缆头进行密封后,有效杜绝了电缆老化造成直流接地和小动物在室外机构箱内做窝造成的直流接地、短路等故障。
  目前,电力管理总公司共检修变电站85座,完成全部计划的75.2%;检修线路244条,2237.5公里,完成全部计划的57.8%;处理变电站和线路缺陷共3311处,预计六月初就可提前完成春季检修任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