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路修远,然求索之意依然
“南腔北调”——陈灵均花鸟画小品展4月23日在青开展
2016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灵均艺术简介
  陈灵均,原名令军,号:大愚,雨人。1967年生于山东莱西,198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2012就读于广州美院花鸟画方向研究生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青岛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青岛市楹联协会理事。青岛市李沧区政协常委,青岛市李沧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出版:《花鸟名家陈灵均》,《得月轩诗文钞》,《陈灵均诗书画集》,《陈灵均诗联书画作品集》,主编:《中国书画作品集》,《文华李沧—李沧区书画摄影作品集》。
□陈灵均
  余少时喜画,虽痴迷,涂鸦而已。
  一晃卅余载,仍无大成,无论书画诗文,无非略知皮毛。尤近几年,总感力不从心,故有一闲章:眼高手低。
  壬辰年入学广州美院花鸟书法篆刻研究生班,师从马新林、张彦诸先生,亲聆教诲,渐入堂奥。尝艺事精进之艰辛,毛塞渐开,略悟艺之真味,为人、状物、寄情、达意、抒心、感怀。
  可染先生云:“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国画艺事,笔墨只是形式,勤研已可娴熟,而之精神,博大深奥,非数年之功能解悟也。“得心应手”已属不易,再得画外之意,非有气质、有修养、有感悟而不能也。笔法取气,墨法生韵,章法得境界,三者融汇,为“得意”,此为“打进去”。笔墨之法,亦需“忘形”,忘其形者,于“似与不似”之间,方得写意花鸟之生趣也。
  逸气、神韵为国画之宗,非规行矩步于理想,须“饱游沃看”,继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如此,花鸟亦然,如此方能搜妙创真;继会心四远,读书明理,笔下个中生意,有理有情,方能“打出来”。
  余近几年行走于江湖,饱览山河之情,品味万物生灵之趣,心胸眼界均有开阔,笔下之物象自然丰富,方有些许欣慰。
  或许,余还在竭力打进去之时段。
  回顾近年之留痕,叹时光飞逝,艺路修远,然求索之意依然。今辑小品于册于展,求方家里手斧正,名曰《南腔北调》。能娱己娱人,足矣。自为心得,亦自序也。
  小器未成发渐稀
  心高无奈手头低
  辞家南下求学路
  愿效少年远奋蹄
丙申槐月灵均于半月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