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文明办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书
向不文明婚俗说“不”
2016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周村街头出现“奇葩”婚闹,一位新郎被人用胶带捆绑在马路旁的大树上,新郎脸上被涂抹牙膏,屁股下燃放鞭炮、脚上点烟,引来众多路人围观。(齐鲁晚报5月5日消息)
  报道刊发后,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淄博市文明办发出倡议,呼吁全市市民抵制婚礼陋习,倡导更文明、健康、节俭的婚俗方式。
  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有一个文明、美好的婚礼是步入婚姻殿堂的所有青年人的共同梦想。在这人生的重要时刻,更应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然而,发生在周村的这起婚礼“闹剧”,不仅破坏了婚礼的温馨美好,更损害了淄博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形象。
  举办婚礼要的是喜庆祥和,不文明的婚俗要坚决革除。比如有些地方索要红包无度,导致亲人变成仇人;有的婚闹野蛮无度,新郎官同公公婆婆被挂树上;更有甚者造成悲剧。欢乐不代表没有底线,婚俗也不能随意违背伦理道德,更不应与文明习惯冲突,或是变得庸俗甚至是低俗,对这些不文明婚俗,我们应该坚决制止进行反对。婚礼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在举办婚礼之时,要引导市民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活泼,雅俗共赏,不搞迷信、粗野、庸俗的打闹;祝贺词,切忌污秽低级的语言;讲仪表,不要妖艳怪态;在接亲的途中不要乱扔乱倒,避免铺天盖地的烟雾和纸屑造成环境的污染。
  举办婚礼应当移风易俗,符合时代风尚,弘扬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适应新的形势,引导广大青年采取旅游结婚、集体婚礼、公益植树等多种形式,让婚礼更加庄重高雅、喜庆温馨。要加强示范引导,倡议各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社会知名人士自觉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陋习,努力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引领社会新风尚。
  弘扬文明婚俗要加强制度设计。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入手,健全完善红白理事制度,倡导婚丧嫁娶仪式文明庄重,有效遏制各种陈规陋习。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不虚荣,不讲排场,不相互攀比。各级文明办要把移风易俗开展情况,列入各级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评选重要条件。会同有关部门设立“道德建设红黑榜”,将策划组织各种不文明婚俗活动的婚庆公司列入黑名单,并进行公开曝光。
  一个文明的行为可以塑造一个文明的家庭,每个文明的家庭加起来才能创造一个文明的社会。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向不文明婚俗说“不”,以文明活泼的形式为婚礼注入一缕清新绿色之风,让“婚礼进行曲”更加浪漫、更加文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