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祥苑老年公寓内,一位老人向窗外张望。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摄
室友住院了,91岁的老人周利萍一个人在房间里。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摄
70岁的魏绍英打算再和孩子们商量商量,与老伴搬到刘庄社区恒祥苑老年公寓居住。操劳了一辈子,想清净清净。与魏绍英一样,有不少老年人对于去不去老年公寓住一直很纠结。济宁任城区阜桥街道刘庄社区恒祥苑老年公寓去年5月份开始运营,120张床位,但一年过去了,只有15位老年人入住。
本报记者 范少伟
老人住了三个月
儿子儿媳放心了
看着志愿者在老年公寓表演节目,李淑娥笑得合不拢嘴。4月23日上午,济宁任城区阜桥街道刘庄社区志愿者到老年公寓,给老人修脚、捶背,和老人聊天,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热闹了一上午。早晨吃了一个包子、一根油条、一个鸡蛋,喝了一杯牛奶,临近中午,李淑娥还不是很饿。
在老年公寓住了三个多月,李淑娥和老伴刘永德很舒心,刚搬进来时儿子儿媳每天都到公寓来看望,现在看到两位老人住得很好,他们也放心了。“我在社区里听杨老太太说老年公寓条件很好,就决心搬来住了,但孩子们不让来,担心我们受委屈。”李淑娥说,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孙子孙女也都长大,自己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李淑娥今年81岁,老伴刘永德83岁,两人是正月初九搬来的,离开家时小儿子抱着老人的腿不让走。“小儿子说,你们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你们住老年公寓我们也去住。当时小儿子特别反对,孩子们不明白家里条件那么好,我们为啥还到老年公寓住。过了一段时间,看到我们的气色很好,三个儿子和儿媳都不反对了,有时间就过来看我们。”李淑娥说。
恒祥苑老年公寓是由济宁市任城区阜桥街道刘庄社区出资建设的,投资了五百万元,占地41127平方米,楼高四层,有电梯、电子监控系统及中央空调。 刘庄社区居民魏绍英也打算搬到老年公寓住,孩子们一直没同意,她打算再和孩子们商量商量。老年公寓有一百二十张床位,才住了十多个人,有的是空间,如果现在搬去住,还可以挑个好房间。
七十岁以上老人
入住不用花钱
老年公寓各项设施都很好,在这里住的老年人都很开心,但老年公寓运营一年多,才有十多位老人入住,这让阜桥街道刘庄社区党委书记孔凡青有点意外。为了让社区居民多了解老年公寓,在4月23日的志愿者活动中,孔凡青组织了社区7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都参加,约有130位,魏绍英就是其中一位,大家聚在一起,特别热闹。
“刘庄社区集体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老百姓也希望建老年公寓,本想着给社区居民做好事,但建好了之后居住的人那么少,确实浇了我一盆冷水。”孔凡青说,老年公寓本社区居民优先入住,凡是本社区老年居民,生活可以自理,70岁以上,就可以入住,每月只收600元。社区每月给7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生活补贴最低600元,也就是说本社区70岁以上老年居民入住,基本不用自己掏钱,对社区的老百姓的确是福利。
决定建老年公寓之后,社区居委、社区党员代表除了到城区其他老年公寓学习外,还到上海、济南等地去考察老年公寓,才建成了现在设施、管理都很好的恒祥苑老年公寓。建成之后,孔凡青满怀信心,没想到当时只有七位老年人报名入住。
“居民的养老观念没有改变,老人想入住老年公寓,孩子怕别人说不孝顺老人,因此不让老人来老年公寓。另外,公寓的医疗条件也达不到有些老人的医疗需求。”孔凡青说,由于老年公寓只接受本社区老年人,接受范围比较窄,因此入住的老人比较少。运营一年时间,社区投入了二三十万,一直亏损。为了缓解老年公寓亏损的局面,将考虑接收社会上的老人入住。
今年76岁的社区居民郭长凤就不愿意去老年公寓,一个人住在刘庄社区12号楼,老人腿脚很灵便,经常到百花公园遛弯儿,白天和左邻右舍聊天晒太阳,晚上锻炼身体看电视,不想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她一样,社区居民靳兰余今年78岁,天天和郭长凤在一起玩,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
公寓设施挺好
医护条件不足
郭长凤的邻居赵长娥却想去老年公寓,但她三天两头去医院,老年公寓的护理条件达不到。25日中午,赵长娥的女儿徐广荣到母亲家给母亲送饭,包子和面条还是热的,徐广荣随身带着母亲家的钥匙,打开门看到母亲正在吃饭,剩饭加一碗稀饭就是赵长娥的午餐。
赵长娥今年85岁,患有肺气肿和心脏病,住了半个多月医院,刚回家,由于耳聋,在外边敲门她经常听不到。“母亲经常住院,想着把她送到老年公寓,但老年公寓的护理条件达不到,雇人照顾,我们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徐广荣说,兄弟姐妹四个轮流照顾母亲。
对于赵长娥的情况,刘庄社区党委书记孔凡青是了解的,但目前老年公寓没有抢救设备,也没有专门医护人员,老人身体素质差,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处理不了。对于老年公寓的发展,孔凡青存有一定“私心”,希望本社区老年居民入住,但就目前经营情况来看,也许会聘请护理人员,并且向社会开放。
“老年公寓是‘高危行业’,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会更高。”济宁市任城区顺馨老年公寓办公室主任刘德勇说,老年人经常会出现突发情况,护理人员必须得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
□深度调查
十几家民办老年公寓 入住率都达不到50%
济宁任城区顺馨老年公寓居住了180位老人,入住率比较高,床位基本上满了,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占40%,半自理的占30%,生活可以自理的占30%,40多位工作人员,有两名医生,是目前任城区经营状况最好的一家老年公寓。
“老父亲每天都会到老年公寓里看看。”顺馨老年公寓院长杨雪峰说,“顺馨老年公寓是1992年前后由老父亲创办,是济宁城区第一家民办老年公寓,给老人提供最好的服务,一直是我们的经营理念,2000年我开始接手管理老年公寓,到现在16年的时间了,虽然中间有许多困难,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济宁市任城区有十三四家民办的老年公寓,除了顺馨老年公寓外,其他的老年公寓经营状况都不是很好,入住率达不到50%。”任城区民政局福利科科长郝坦说,这除了和老年人的思想观念有关外,有的老年人想入住但自身经济条件达不到,或者老年公寓的条件、设施达不到一些老年人的需求。除了机构养老外,提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其中以居家养老为主。
“目前提倡9073养老模式,也就是说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人数分别占90%、7%、3%。政府也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照顾孤寡老人。”济宁市民政局福利科科长邹谨说,政府买单,由家政、医疗人员对孤寡老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每个月不低于20小时。鼓励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白天在日间照料中心娱乐,晚上回家。目前济宁市有500家左右的日间照料中心。
邹谨介绍,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是一种趋势,按照规划,到2020年,济宁市养老机构中,“医养结合”的床位要占总数的30%以上。“机构养老”在政府扶持的前提下已经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但如何发展,只能在实践中一步步探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